回首三山何处,闻道群仙笑我,要我欲俱还。挥手从此去,翳凤更骖鸾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11:37

  “回首三山何处,闻道群仙笑我,要我欲俱还。挥手从此去,翳凤更骖鸾”出自宋朝诗人张孝祥的作品《水调歌头金山观月》,其古诗全文如下:
  江山自雄丽,风露与高寒。寄声月姊,借我玉鉴此中看。幽壑鱼龙悲啸,倒影星辰摇动,海气夜漫漫。涌起白银阙,危驻紫金山。
  表独立,飞霞佩,切云冠。漱冰濯雪,眇视万里一毫端。回首三山何处,闻道群仙笑我,要我欲俱还。挥手从此去,翳凤更骖鸾。
  【注释】
  (16)夜漫漫:黑夜漫长。比喻苦难岁月。
  (17)白银:即银。金属的一种。古代也用作通货。
  (18)紫金山:山名。一称钟山,在江苏省南京市市区东。
  (19)独立:孤立无所依傍。
  (20)霞佩:亦作“霞佩”。 仙女的饰物。借指仙女。
  (21)切云冠:高冠名。
  (22)眇视:仔细观看。
  (23)毫端:细毛的末端。比喻极细微。
  (24)回首:回头;回头看。
  (25)三山:传说中的海上三神山。
  (26)何处:哪里,什么地方。
  (27)闻道:听说。
  (28)挥手:挥动手臂。表示告别。
  (29)从此:从此时或此地起。
  (30)翳凤:本谓以凤羽为车盖,后用为乘凤之意。
  【翻译】
  从雄丽江山,风露和高冷。托人传话给嫦娥,借我镜此中看。深渊水族凄戚长鸣,列星倒映于水中晃动,海面上黑夜漫长。涌起白银短缺,危险在紫金山。表独立,飞霞佩带,切说冠。冲刷着冰洗雪,仔细观看万里细毛的末端。回头看海上三神山在哪里,听说群仙笑我,要我想一起返回。挥手从这里走,遮蔽凤更骖鸾。
  【赏析】
  换头着重抒写作者沉浸美景而飘然出尘的思绪。表,特。这是用屈原《九歌·山鬼》:“表独立兮山之上”的词句。佩,同佩,是佩带的玉饰。切云是一种高冠名。屈原《涉江》:“冠切云之崔嵬”。如果说这三句是外在的描述,那么“漱冰”二句则揭示内心的感受。词人浸沉在如同冰雪那样洁白的月光里,他的目力仿佛能透视万里之外的细微景物。“回首”以下五句,宕开笔力,飘然欲仙。“三山”,我国古代传说海上有三座神山,即方丈、蓬莱、瀛洲。前人将三山融入诗词境界中的并不少见,然而像这首词中所具有的幻觉意识并不多。词人超越常态的构想,充满浪漫色彩。似乎神仙在向他微笑,要他与之同往。结末二句展现乘坐凤羽做的华盖,用鸾鸟来驾车的情景,更富有游仙的意趣。
  陈彦行在《于湖先生雅词序》中说,读张孝祥词作“泠然洒然,真非烟火食人辞语。予虽不及识荆,然其潇散出尘之姿,自然如神之笔,迈往凌云之气,犹可想见也。”在这首词中所抒写的潇散出尘、飘然欲仙的情思,不仅显示出作者开阔的心胸和奇特的英气,而且生动地反映了他的词作个性和风貌。


相关阅读
1 莫听声声催去棹,桃溪浅处不胜舟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莫听声声催去棹,桃溪浅处不胜舟出自唐朝诗人王之涣的古诗作品《宴词》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长堤春水绿悠悠,畎入漳河一道流。 莫听声声催去棹,桃溪浅处不胜舟。 【注释】 【查看全文】

2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出自宋朝诗人柳永的古诗作品《望海潮东南形胜》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东南形胜,江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 参差十万人 【查看全文】

3 黄尘古渡迷飞挽,白月横空冷战场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黄尘古渡迷飞挽,白月横空冷战场出自宋朝诗人李梦阳的作品《秋望》,其古诗全文如下: 黄河水绕汉宫墙,河上秋风雁几行。 客子过壕追野马,将军弢箭射天狼。 黄尘古渡迷飞挽,白 【查看全文】

4 轻阴阁小雨,深院昼慵开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轻阴阁小雨,深院昼慵开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作品《书事》,其古诗全文如下: 轻阴阁小雨,深院昼慵开。 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 【注释】 书事:书写眼前所见的事物 轻阴:微阴 【查看全文】

5 不念英雄江左老,用之可以尊中国。叹诗书、万卷致君人,番沈陆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不念英雄江左老,用之可以尊中国。叹诗书、万卷致君人,番沈陆出自宋朝诗人辛弃疾的作品《满江红倦客新丰》,其古诗全文如下: 倦客新丰,貂裘敝、征尘满目。弹短铗、青蛇三尺 【查看全文】

6 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出自宋朝诗人杨万里的作品《插秧歌》,其古诗全文如下: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