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11:38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出自宋朝诗人秦观的作品《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其古诗全文如下: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注释】
  ⑸归舟:返航的船。南朝宋谢灵运《酬从弟惠连》诗:“梦寐伫归舟,释我吝与劳。”
  ⑹韶华:美好的时光。常指春光。唐戴叔伦《暮春感怀》诗:“东皇去后韶华尽,老圃寒香别有秋。”
  ⑺飞絮:飘飞的柳絮。北周庾信《杨柳歌》:“独忆飞絮鹅毛下,非复青丝马尾垂。”
  ⑻春江:春天的江。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诗:“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翻译】
  西城的杨柳逗留着春天的柔情,使我想起离别时的忧伤,眼泪很难收回。还记得当年你为我拴着归来的小舟。绿色的原野,红色的桥,是我们当时离别的情形。而如今你不在,只有水孤独地流着。
  美好的青春不为少年时停留,离别的苦恨,何时才到头?飘飞的柳絮,落花满地的时候我登上楼台。即使江水都化作泪水,也流不尽,依然有愁苦在心头。
  【赏析】
  过片“韶华”句为议论,道破人生真理,此理虽为常理常情,但由词人体味人生后道出则有极哀切的意蕴。“韶华不为少年留”是因为少年既是风华正茂,又特别善感的缘故,这青春不再,年华易衰,才是“恨悠悠”的终极原因。此悠悠长恨,当然将词人仕途不遇、理想落空的伤感融注其间了。“恨悠悠,几时休?”两句无形中又与前文的“泪难收”、“水空流”唱和了一次。“飞絮落花时节一登楼”说不登则已,“一登”就这杨花似雪的暮春时候,真正是“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这是一个极其巧妙的比喻,它妙就妙一下子将从篇首开始逐渐写出的泪流、水流、恨流挽合做一江春水,滔滔不尽地向东奔去,使人沉浸感情的洪流中。这比喻不是突如其来的,而是逐渐汇合,水到渠成的。此喻在李后主“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比喻基础上,又翻出一层新意,乃脱胎换骨,点铁成金之法。
  此词写柳,妙“弄春柔”一语,笔意入微,妥贴自然,把拟人手法于无意中出之,化无情之柳为多情之物;此词写愁,妙引而不发,语气微婉,最后由景触发一个巧妙的比喻:清泪、流水和离恨融汇成一股情感流,言尽而情不尽。全词结构布局极缜密。下片“飞絮落花”印上片“杨柳弄春柔”;“登楼”印“离忧”;“春江都是泪”印“泪难收”;“韶华不为少年留”总提全词命意,天然浑成,意态兼善,神韵悠长。


相关阅读
1 别语忒分明,午夜鹣鹣梦早醒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别语忒分明,午夜鹣鹣梦早醒出自清朝诗人纳兰性德的作品《南乡子为亡妇题照》,其古诗全文如下: 泪咽却无声,只向从前悔薄情。凭仗丹青重省识,盈盈,一片伤心画不成。 别语忒 【查看全文】

2 灵迹成蔓草,徒悲千载魂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灵迹成蔓草,徒悲千载魂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古风周穆八荒意》,其古诗全文如下: 周穆八荒意,汉皇万乘尊。 淫乐心不极,雄豪安足论。 西海宴王母,北宫邀上元。 瑶水闻遗 【查看全文】

3 柘枝不用舞婆娑。丑也能多。恶也能多。朱门日日贾朱娥。军事如何。民事如何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柘枝不用舞婆娑。丑也能多。恶也能多。朱门日日贾朱娥。军事如何。民事如何出自宋朝诗人杨佥判的作品《一剪梅襄樊四载弄干戈》,其古诗全文如下: 襄樊四载弄干戈。不见渔歌。 【查看全文】

4 劳谦得其柄,和光甚独难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劳谦得其柄,和光甚独难出自三国诗人曹植的作品《君子行》,其古诗全文如下: 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 嫂叔不亲授,长幼不比肩。 劳谦得其柄,和光 【查看全文】

5 人言此是海门关,海眼无涯骇众观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人言此是海门关,海眼无涯骇众观出自唐朝诗人谢枋得的作品《小孤山》,其古诗全文如下: 人言此是海门关,海眼无涯骇众观。 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澜。 坚如猛士敌场立, 【查看全文】

6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出自唐朝诗人王昌龄的作品《塞下曲四首其二》,其古诗全文如下: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