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霏霏点点回塘雨,双双只只鸳鸯语。灼灼野花香,依依金柳黄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12:10

  “菩萨蛮霏霏点点回塘雨,双双只只鸳鸯语。灼灼野花香,依依金柳黄”出自唐朝诗人孙光宪的作品《菩萨蛮·霏霏点点回塘雨》,其古诗全文如下:
  菩萨蛮霏霏点点回塘雨,双双只只鸳鸯语。灼灼野花香,依依金柳黄。
  盈盈江上女,两两溪边舞。皎皎绮罗光,青青云粉状。
  【注释】
  ①霏霏:形容雨丝细密。韦庄《台城》诗:“江雨霏霏江草齐。”
  ②灼灼:鲜明貌。《诗·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③依依:轻柔貌。《诗·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④盈盈:仪态美好貌。元稹《答姨兄胡灵之》诗:“对谈依赳赳,送客步盈盈。”
  ⑤皎皎:明亮貌。《古诗十九首》:“迢迢迁牛女,皎皎河汉女。”
  【翻译】
  濛濛细雨中,戏游池塘的鸳鸯,成双捉对,相偎相依,好像在缠绵私语,互诉心曲。池塘边开满了缤纷灿烂的野花,散发着阵阵清香;一缕缕金黄的柳丝,在春雨中随风摇曳,轻轻拂动。一群天真烂漫、体态婀娜、步履轻盈的少女,从坐落江岸的村舍里走来,她们三三两两,在春雨初霁的溪边,欢快地舞着,唱着。那艳丽缤纷的罗衣,随着舞姿的变幻,闪耀出绚烂的光彩;那脂粉薄敷的面颊,在霞光的映衬下,焕发出如云般的娇艳红润。
  【赏析】
  上片描写雨中池塘景色,中心在“双双只只鸳鸯语”。起句的霏霏细雨及歇拍的“灼灼野花”、“依依金柳”,全在于烘托那戏游池塘的“双双只只鸳鸯”,而上片景物的描写,目的是映衬下片“盈盈江上女”的美丽。她们体态婀娜,舞姿轻盈;罗衣飘逸,光彩闪耀;面施薄粉,艳若云霞。在这里,大自然的美与少女们的美和谐地融为一体,而且相互映发——明媚的春景,把少女们烘托得格外妖娆;少女们的娇姿艳态,又为春天增添了无限光彩。上片的绘景,为下片的写人烘托气氛,景愈艳则人愈丽。
  这首词在艺术上的另一大特点,就是每句都用叠字开头,不仅摹景写人细致生动,而且声调抑扬谐婉,极富音乐性。这一借鉴诗歌创作的艺术手法,开了五代两宋之后文人词运用叠字的先河。在宋人词里,句句用叠字与此首相近者,有葛立方的《卜算子》:“袅袅水芝红,脉脉蒹葭浦。淅淅西风淡淡烟,几点疏疏雨。草草展杯觞,对此盈盈女。叶叶红衣当酒船,细细流霞举。
  周密《草窗词评》赞此首《卜算子》“用十八叠字,妙手无痕,堪与李清照《声声慢》并绝千古”。其实,“堪与李清照《声声慢》并绝千古”的岂只葛氏之《卜算子》,这首《菩萨蛮》每句句头用叠字,且用得如此贴切自然,亦堪称千古并绝。


相关阅读
1 彩毫一画竟何荣,空使青楼泪成血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彩毫一画竟何荣,空使青楼泪成血出自唐朝诗人温庭筠的作品《塞寒行》,其古诗全文如下: 燕弓弦劲霜封瓦,朴簌寒雕睇平野。 一点黄尘起雁喧,白龙堆下千蹄马。 河源怒浊风如刀, 【查看全文】

2 知爱鲁连归海上,肯令王翦在频阳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知爱鲁连归海上,肯令王翦在频阳出自唐朝诗人杨巨源的作品《赠张将军》,其古诗全文如下: 关西诸将揖容光,独立营门剑有霜。 知爱鲁连归海上,肯令王翦在频阳。 天晴红帜当山满 【查看全文】

3 谁家秋院无风入,何处秋窗无雨声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谁家秋院无风入,何处秋窗无雨声出自清朝诗人曹雪芹的作品《代别离秋窗风雨夕》,其古诗全文如下: 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 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 助秋风 【查看全文】

4 官柳萧疏,甚尚挂、微微残照。景物关情,川途换目,顿来催老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官柳萧疏,甚尚挂、微微残照。景物关情,川途换目,顿来催老出自宋朝诗人周邦彦的作品《氐州第一波落寒汀》,其古诗全文如下: 波落寒汀,村渡向晚,遥看数点帆小。乱叶翻鸦, 【查看全文】

5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出自唐朝诗人唐伯虎的古诗作品《桃花庵歌》之中,其全诗文如下: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 【查看全文】

6 雨雪自飞千嶂外,榆林只隔数峰西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雨雪自飞千嶂外,榆林只隔数峰西出自清朝诗人朱彝尊的作品《出居庸关》,其古诗全文如下: 居庸关上子规啼,饮马流泉落日低。 雨雪自飞千嶂外,榆林只隔数峰西。 【注释】 居庸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