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燃犀下照,未必佽飞强射,有力障狂澜。唤取骑鲸客,挝鼓过银山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12:11

  “不用燃犀下照,未必佽飞强射,有力障狂澜。唤取骑鲸客,挝鼓过银山”出自元朝诗人元好问的作品《水调歌头·赋三门津》,其古诗全文如下:
  黄河九天上,人鬼瞰重关。长风怒卷高浪,飞洒日光寒。峻似吕梁千仞,壮似钱塘八月,直下洗尘寰。万象入横溃,依旧一峰闲。
  仰危巢,双鹄过,杳难攀。人间此险何用,万古袐神奸。不用燃犀下照,未必佽飞强射,有力障狂澜。唤取骑鲸客,挝鼓过银山。
  【注释】
  (10)杳:此指高远。
  (11)秘神奸:《左传·宣公三年》载夏禹将百物形象铸于鼎上“使民知神、奸”。词中神奸指种种善恶神奇之物。
  (12)燃犀:《晋书·温峤传》载峤至牛渚矶,人言其下多怪物,“峤遂燃犀角而照之,须臾,见水族覆火,奇形异状,或乘马车著赤衣者。”
  (13)佽飞:汉武官名,掌弋射鸟兽。一云即做非,周代楚国勇士,曾渡江,两蛟夹舟,非拔剑斩蛟而得脱。苏轼《八月十五日看潮》诗:“安得夫差水犀手,三千强弩射潮低。”
  (14)障狂澜:韩愈《进学解》:“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
  (15)骑鲸客:指豪勇之士。
  (16)挝:敲击。
  (17)银山:代指涛头。张继《九日巴丘杨公台上宴集》:“万叠银山寒浪起”。
  【翻译】
  黄河之水似乎是从天上而来,黄河之险让人鬼都要俯瞰而欲过不敢。大风起时,波涛汹涌,怒浪滔天,飘飞的浪花在阳光下闪闪发亮。黄河水所掀起的水浪高过那吕梁山,水浪声势之状可比那八月的钱塘潮,横空之下,一洗尘寰。黄河水浪冲斥万象,但是中流的砥柱山面对滔天巨浪,却依旧气定神闲。
  砥柱山之高峻,如那危巢,难以攀援。人间有这样的险处有何用呢?原来是为了测辨忠奸。无须“燃犀下照”看水下美景,也不必像做飞用力拉弓,便可力挽狂澜。呼唤那个骑鲸客,击着鼓飞过银山。
  【赏析】
  下阕笔势虽由敛而舒,但基调却由豪壮激荡变为郁勃不平。“仰危巢,双鹄过,杳难攀”三句,紧接上阕末尾“依旧一峰闲”而来,写砥柱山上除了鸟儿在上面筑巢,天鹅从那里飞过外,从来人迹罕至,难以攀登。一“仰”字,既抬起气势,又转移视角。从“人间此险何用,万古秘神奸”以下,全词由写景转为抒发感慨。这两句是表达人世间要这等险要之地也没有什么派上用场,自古以来,无非是为作怪的鬼神提供场所罢了。“不用燃犀下照,未必做飞强射,有力障狂澜。”
  前两句分别用了两个典故。“燃犀下照”,指《晋书·温峤传》所载,温峤“至牛渚矶,水深不可测。世云其下多怪物,峤遂燃犀角而照之。须臾,见水族复灭,奇形异状或乘马车著赤衣者”。后指洞察奸邪。“佽飞”,是汉武帝时官名,掌管弋射鸟兽,这里取其轻疾善射之意。在诗人看来,燃犀洞察妖物的温峤也好,轻疾善射的做飞也好,都用不着。因为,他们都未必能挽狂澜于既倒。那么,能“力障狂澜”就只有那岿然不动的砥柱山。“唤取骑鲸客,挝鼓过银山。”则又说,只有那漫游江海的骑鲸豪客,才能击着鼓,稳渡波涛如银山般叠起的三门峡水。笔酣墨饱,纵抒豪情。
  此词纯以气势胜。上片多写景,下片多抒情、议论。但就全词而言,写景、抒情、议论又融为一体;诗人既写出了三门峡雄险的气势,又融进了自己的人生体验;景物雄伟壮阔,感慨亦激愤难平。


相关阅读
1 手爇寒灯向影频,回文机上暗生尘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手爇寒灯向影频,回文机上暗生尘出自唐朝诗人:施肩吾的古诗作品《望夫词》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手爇寒灯向影频,回文机上暗生尘。 自家夫婿无消息,却恨桥头卖卜人。 【查看全文】

2 溪翁居静处,溪鸟入门飞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溪翁居静处,溪鸟入门飞出自唐朝诗人杜荀鹤的古诗作品《溪居叟》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溪翁居静处,溪鸟入门飞。 早起钓鱼去,夜深乘月归。 见君无事老,觉我有求非。 不说风 【查看全文】

3 一上高楼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一上高楼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出自唐朝诗人许浑的古诗作品《咸阳城东楼》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一上高楼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 【查看全文】

4 乱系丁香梢,满栏花向夕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乱系丁香梢,满栏花向夕出自唐朝诗人李贺的作品《难忘曲》,其古诗全文如下: 夹道开洞门,弱柳低画戟。 帘影竹华起,萧声吹日色。 蜂语绕妆镜,拂蛾学春碧。 乱系丁香梢,满栏 【查看全文】

5 禹庙空山里,秋风落日斜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禹庙空山里,秋风落日斜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禹庙》,其古诗全文如下: 禹庙空山里,秋风落日斜。 荒庭垂橘柚,古屋画龙蛇。 云气生虚壁,江声走白沙。 早知乘四载,疏凿控 【查看全文】

6 满院花香晴昼永,惜愔亭户无人。谁将心绪管青春。游丝知我懒,江柳也眉颦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满院花香晴昼永,惜愔亭户无人。谁将心绪管青春。游丝知我懒,江柳也眉颦出自宋朝诗人刘过的作品《临江仙满院花香晴昼永》,其古诗全文如下: 满院花香晴昼永,惜愔亭户无人。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