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人悄初更打。问繁华谁解,再向天公借。剔残红灺。但梦里隐隐,钿车罗帕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12:21

  “江城人悄初更打。问繁华谁解,再向天公借。剔残红灺。但梦里隐隐,钿车罗帕”出自宋朝诗人蒋捷的作品《女冠子·元夕》,其古诗全文如下:
  蕙花香也。雪晴池馆如画。春风飞到,宝钗楼上,一片笙箫,琉璃光射。而今灯漫挂。不是暗尘明月,那时元夜。况年来、心懒意怯,羞与蛾儿争耍。
  江城人悄初更打。问繁华谁解,再向天公借。剔残红灺。但梦里隐隐,钿车罗帕。吴笺银粉砑。待把旧家风景,写成闲话。笑绿鬟邻女,倚窗犹唱,夕阳西下。
  【注释】
  蛾儿:闹蛾儿,用彩纸剪成的饰物。
  初更:旧时每夜分为五个更次。晚七时至九时为“初更”。
  灺: 没点完的蜡烛;也泛指灯烛。
  钿车:用金宝嵌饰的车子。
  罗帕:丝织方巾。旧时女子既作随身用品,又作佩带饰物。
  吴笺:吴地所产之笺纸。常借指书信。
  银粉砑:碾压上银粉的纸。
  【翻译】
  蕙兰花散花出阵阵幽香,雪后的晴空,辉映着池沼馆阁犹如画景风光。春风吹到精美的歌楼舞榭,到处是笙箫管乐齐鸣。琉璃灯彩光四射,满城都是笑语欢声。而今随随便便挂上几盏小灯,再不如昔日士女杂沓,彩灯映红了尘埃迷天漫地,车水马龙,万众欢腾。何况近年来我已心灰意冷,再也没有心思去寻欢逛灯。
  江城冷落人声寂静,听鼓点知道才到初更,却已是如此的冷清。请问谁能向天公,再度讨回以前的繁荣升平?我剔除红烛的残烬,只能在梦境中隐隐约约重见往年的情景。人来人往,车声隆隆,手持罗帕的美女如云。我正想用吴地的银粉纸,闲记故国元夕的风景,以便他日吊凭。我笑叹那邻家梳着黑发的姑娘,凭倚窗栏还在唱着“夕阳西下”。
  【赏析】
  下阕“江城人悄初更打”,从灯市时间的短促写今宵的冷落,并点明词人度元宵所在地——江城。下面数句直至词末,一连用了“问”、“但”、“待把”、“笑”等几个领字,一气直下,写出了自己内心的悲恨酸楚。“问繁华谁解,再向天公借”,用倒装句法,提出有谁能再向天公借来繁华呢?“剔残红灺。但梦里隐隐,钿车罗帕。”怀着无可奈何的心情,词人剔除烛台上烧残的灰烬入睡了。梦中那辚辚滚动的钿车、佩戴香罗手帕的如云士女,隐隐出现。
  “吴笺银粉砑。待把旧家风景,写成闲话。”以最精美的吴地的银粉纸,把“旧家风景”写成文字,以寄托自己的拳拳故国之思。银粉砑,碾压上银粉的纸。旧家风景,借指宋朝盛事。听到邻家的少女还在倚窗唱着南宋的元夕词。现在居然有人能唱这首词,而这歌词描绘的繁华景象和“琉璃光射”、“暗尘明月”正相一致。心之所触,心头不禁为之一动,略微感到一丝欣慰,故而以一“笑”字领起。但这“笑”中实在含有无限酸楚。,因为“繁华”毕竟是一去不返了。
  这首词风格较为自然,词意始终在流动中,无一凝滞。但是在顿挫中显流动,于追琢中出自然。对过去元夕的铺叙作者不惜篇幅,不惜浓墨重彩,或直接描绘,或间接叙写,或通过梦境加以再现,着力处皆词人所钟之情。


相关阅读
1 四纪才名天下重。三朝构厦为梁栋。定册功成身退勇。辞荣宠。归来白首笙歌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四纪才名天下重。三朝构厦为梁栋。定册功成身退勇。辞荣宠。归来白首笙歌拥出自宋朝诗人欧阳修的作品《渔家傲与赵康靖公》,其古诗全文如下: 四纪才名天下重。三朝构厦为梁栋 【查看全文】

2 傲杀人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叟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傲杀人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叟出自元朝诗人白朴的作品《沉醉东风渔夫》,其古诗全文如下: 黄芦岸白蘋渡口,绿柳堤红蓼滩头。虽无刎颈交,却有忘机友,点秋江白鹭沙鸥。傲杀 【查看全文】

3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出自唐朝诗人许浑的古诗作品《谢亭送别》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注释】 【查看全文】

4 夜永对景,那堪屈指暗想从前。未名未禄,绮陌红楼,往往经岁迁延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夜永对景,那堪屈指暗想从前。未名未禄,绮陌红楼,往往经岁迁延出自宋朝诗人柳永的作品《戚氏晚秋天》,其古诗全文如下: 晚秋天,一霎微雨洒庭轩。槛菊萧疏,井梧零乱,惹残 【查看全文】

5 一钩罗袜行花阴。行花阴。闲将柳带,细结同心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一钩罗袜行花阴。行花阴。闲将柳带,细结同心出自宋朝诗人郑文妻孙氏的作品《忆秦娥一钩罗袜行花阴》,其古诗全文如下: 一钩罗袜行花阴。行花阴。闲将柳带,细结同心。 边消息 【查看全文】

6 白鸥兮飞来,长与君兮相亲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白鸥兮飞来,长与君兮相亲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鸣皋歌送岑征君》,其古诗全文如下: 若有人兮思鸣皋,阻积雪兮心烦劳。 洪河凌兢不可以径度,冰龙鳞兮难容舠。 邈仙山之峻极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