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草碧色,萋萋遍南陌。暖絮乱红,也知人,春愁无力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13:40

  “芳草碧色,萋萋遍南陌。暖絮乱红,也知人,春愁无力”出自宋朝诗人李甲的作品《帝台春·芳草碧色》,其古诗全文如下:
  芳草碧色,萋萋遍南陌。暖絮乱红,也知人,春愁无力。忆得盈盈拾翠侣,共携赏、凤城寒食。到今来,海角逢春,天涯为客。
  愁旋释,还似织;泪暗拭,又偷滴。谩伫立,倚遍危阑,尽黄昏,也只是暮云凝碧。拚则而今已拚了,忘则怎生便忘得。又还问鳞鸿,试重寻消息。
  【注释】
  ①帝台春:唐教坊曲名,《宋史·乐志》谓“琵琶有帝台春”此调仅此97字双调一体。全首韵脚属第十七部入声“陌”、“锡”、“职”通韵。
  ②萋萋:形容草长得茂盛。陌:田间小路。南北方向的叫“阡”,东西方向的叫“陌”。
  ③乱红:飘落的花瓣。
  ④盈盈:指年轻女子风姿绰约。拾翠侣:语本曹植《洛神赋》,此指巧遇同游的年轻歌女。
  ⑤凤城:此指汴京(今河南省开封市)。寒食:指寒食节。
  【翻译】
  春草长满了南面的大路,郁郁葱葱,欣欣向荣。暖风中花瓣乱舞,飞絮渌港,也仿佛理解人的心情,满怀愁苦,倦怠慵容。回忆起那可人的伴侣,娇娆美丽,笑靥盈盈。寒食节里我们曾携手共沐春风,来到京师的郊野,尽兴地游乐娱情,终日里笑语欢声。可到了如今,却来到这天涯海角,再次感受到和煦的春风,可偏偏又孤苦伶仃。
  愁情刚刚散去,一会儿又如密网般罩住心胸。溢出的眼泪刚刚偷着擦去,却不知不觉再次溢涌。我焦躁不安,在高楼的栏杆上到处倚凭。过尽了整个黄昏,所见到的也只是暮云合在一起,天边一片昏瞑。哪里有一点儿她的影踪。为了她我宁可舍弃一生,如今已经下了决心;但要忘记她,这辈子却万万不能。我还要痴情地询问鱼雁,试探着询问她的信息和行踪。
  【赏析】
  这是一首借春景写伤离隔绝之情的作品,仅此一点便不同于一般的伤春寄情之作。上阕由景人情叙事,下阕绝少写景,直抒其情,依然质朴精炼,感人至深。
  上阕起句即写眼前所见春景:芳草萋萋,绿遍山野。这是以春景起兴。茂盛的春草与词人心中的离情苦恨正相契合,同样无边无涯。“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平乐》)描写的正是此情此景。紧接着,作者由寓情于景描写春草转而遗貌取神描绘花絮,摈弃了春花柳絮撩人愁思的写法,而是直接描绘一种神韵:它们“也知春愁”,所以悠然飘落之中又有一种“无力”的轻愁。花也人也,人的苦情之状毕现眼前。“忆得”几句交代了作者伤春的具体原因。《东京梦华录》这样描绘汴京的寒食节:“四野如市,往往就芳树之下。或园圃之间,罗列杯盘,互相劝酬。都城之歌儿舞女,遍满园亭,抵暮而归。”当年的巧遇欢聚与而今的只身飘泊天涯两相对照,叹良辰不再,佳人难遇,倍增伤感。


相关阅读
1 金山焦山相对起,挹尽东流大江水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金山焦山相对起,挹尽东流大江水出自宋朝诗人刘过的作品《题润州多景楼》,其古诗全文如下: 金山焦山相对起,挹尽东流大江水。 一楼坐断水中央,收拾淮南数千里。 西风把酒闲来 【查看全文】

2 雨停荷芰逗浓香,岸边蝉噪垂杨。物华空有旧池塘,不逢仙子,何处梦襄王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雨停荷芰逗浓香,岸边蝉噪垂杨。物华空有旧池塘,不逢仙子,何处梦襄王出自唐朝诗人阎选的作品《临江仙雨停荷芰逗浓香》,其古诗全文如下: 雨停荷芰逗浓香,岸边蝉噪垂杨。物 【查看全文】

3 蓝桥何处觅云英,只有多情流水伴人行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蓝桥何处觅云英,只有多情流水伴人行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南歌子雨暗初疑夜》,其古诗全文如下: 雨暗初疑夜,风回便报晴。淡云斜照著山明,细草软沙溪路马蹄轻。 卯酒醒还 【查看全文】

4 钗凤斜欹,鬓蝉不整。残红立褪慵看镜。杜鹃啼月一声声,等闲又是三春尽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钗凤斜欹,鬓蝉不整。残红立褪慵看镜。杜鹃啼月一声声,等闲又是三春尽出自宋朝诗人洪迈的作品《踏莎行院落深沉》,其古诗全文如下: 院落深沉,池塘寂静。帘钩卷上梨花影。宝 【查看全文】

5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古诗作品《登楼》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 【查看全文】

6 如何本初辈,自取屈牦诛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如何本初辈,自取屈牦诛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作品《有感九服归元化》,其古诗全文如下: 九服归元化,三灵叶睿图。 如何本初辈,自取屈牦诛。 有甚当车泣,因劳下殿趋。 何成奏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