噭噭夜猿鸣,溶溶晨雾合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13:46

  “噭噭夜猿鸣,溶溶晨雾合”出自南北朝诗人沈约的作品《石塘濑听猿》,其古诗全文如下:
  噭噭夜猿鸣,溶溶晨雾合。
  不知声远近,惟见山重沓。
  既欢东岭唱,复伫西岩答。
  【注释】
  ①噭噭:猿鸣声。
  ②溶溶:云雾弥漫的样子。
  ③重沓:重叠。
  ④“既欢”两句是说:既高兴地听着东岭的猿唱,又伫立静听着西岩的猿答。
  【赏析】
  噭噭,猿悲鸣之声。溶溶,有人解为烟雾浓盛貌,不当。盖雾若浓则必不见“山重沓”。“溶溶”原指水流动状,此处当是指晨雾方起,淡淡飘忽欲合之状。夜猿悲啼,常常令人闻之毛骨悚然,不胜凄凉哀伤之意。于此,古代诗人的描写每每可见。如巴东渔者歌:“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如陈子昂《晚次乐乡县》:“如何此时恨,噭噭夜猿鸣”等等。
  所以,张九龄大有“林猿莫夜听”(《湘中作》)的体验和感慨,可谓说尽历代诗人的共同心理感受。但在诗人沈约心中,却独独唤起一种闲情雅趣。他仿佛要从这猿鸣噭噭之中,聆听大自然的清音,欣赏大自然的野趣。因此,不知不觉,心驰神往,从“夜”至“晨”,时已天明。但见清晨浓雾弥漫,水烟氤氲,而猿声仍东唱西答,此起彼伏。诗人试图找到猿的地方,可惜“不知声远近,惟见山重沓”。重山叠岭,云遮雾障,而悲猿之声,忽远忽近,东唱西答,络绎不绝。于是,诗人一会儿倾听东岭的猿唱,一会儿静聆西岩的猿答,节奏欢快,饶富深趣。
  人的视觉常受外界客观条件的限制,或为高山所阻,或为云雾所遮,不能畅其极至。而听觉则可以超越这些限制,借助想象的翅膀,飘飖到更广阔的空间,任情自适。沈约似乎深谙此理。他正是抓住了这一特点,着重写听觉形象。诗题中的“听”字正点明此旨。所以,此诗全从“听”字落笔。首联一句写猿声噭噭,是写听;二句写晨雾溶溶,目不能远视,惟听觉可以远接猿鸣之声,这是从视觉的局限来加强、突出“听猿”的效果,仍写耳聆之状。
  次联仍承第二句写法,虽写到“惟见”山峦重沓,是眼见之景,但这仍是为“听猿”张本,是从视觉衬写听觉,换了一个角度。末联东岭猿唱,西岩猿答,更是直接描写“听猿”的效果以及由此而生发的无穷无尽的逸趣。如此写来,亦闻亦见,虚实相间,便造就了一个无限渺远的空间,诗的澹淡冲远的境界随之宛然若现,诗人雅爱自然、宅心高远的形象亦呼之欲出了。所以诗中景,全从“听”中绘来;诗中情,也全从“听”中生来。景致幽雅,情趣盎然,是南北朝时不可多得的一首好诗。


相关阅读
1 琉璃钟,琥珀浓,小槽酒滴真珠红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琉璃钟,琥珀浓,小槽酒滴真珠红出自唐朝诗人李贺的作品《将进酒》,其古诗全文如下: 琉璃钟,琥珀浓,小槽酒滴真珠红。 烹龙炮凤玉脂泣,罗帏绣幕围香风。 吹龙笛,击鼍鼓;皓 【查看全文】

2 梨花满院飘香雪,高楼夜静风筝咽。斜月照帘帷,忆君和梦稀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梨花满院飘香雪,高楼夜静风筝咽。斜月照帘帷,忆君和梦稀出自唐朝诗人毛熙震的作品《菩萨蛮梨花满院飘香雪》,其古诗全文如下: 梨花满院飘香雪,高楼夜静风筝咽。斜月照帘帷 【查看全文】

3 寂寞园林,柳老樱桃过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寂寞园林,柳老樱桃过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蝶恋花暮春别李公择》,其古诗全文如下: 簌簌无风花自堕。寂寞园林,柳老樱桃过。落日有情还照坐,山青一点横云破。 路尽河回人 【查看全文】

4 时时开暗室,故故满青天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时时开暗室,故故满青天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月万里瞿唐月》,其古诗全文如下: 万里瞿唐月,春来六上弦。 时时开暗室,故故满青天。 爽合风襟静,高当泪满悬。 南飞有乌鹊 【查看全文】

5 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的意思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出自宋朝诗人范仲淹的古诗作品《岳阳楼记》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原文】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 【查看全文】

6 闻说梅花早,何如北地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闻说梅花早,何如北地春出自唐朝诗人孟浩然的古诗词作品《洛中访袁拾遗不遇》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洛阳访才子,江岭作流人。 闻说梅花早,何如北地春。 【注释】 1、梅花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