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惭愧流莺相厚意,清晨犹为到西园”出自唐朝诗人韩偓的作品《春尽》,其古诗全文如下:
惜春连日醉昏昏,醒后衣裳见酒痕。
细水浮花归别涧,断云含雨入孤村。
人闲易有芳时恨,地迥难招自古魂。
惭愧流莺相厚意,清晨犹为到西园。
【注释】
⑸人闲:作者在朱全忠当权时,被贬到濮州,后来依附他人,终日无所事事。有:一作“得”。芳时恨:就是春归引起的怅恨。终日闲呆,不能有所作为,辜负了大好时光,故有“芳时恨”之感。芳时,指春天。
⑹地迥:地居偏远。迥:一作“胜”。古魂:故人的精魂,指老友已故化为精魂。
⑺流莺:叫声悦耳的莺。流,谓其鸣声婉转悦耳。厚意:深情厚意。
【翻译】
惜别伤春连日来酒醉昏昏,醒来之后衣裳上全是酒痕。细水上漂着落花流入另涧,阴云带雨飘入那远处孤村。闲居无聊恨芳时白白流去,异地千里难招来古人精魂。最感激流莺掀转深情厚意,每当清晨还特意飞到西园。
【赏析】
颈联再由写景转入抒情。为什么要说“人闲易有芳时恨”,大凡人在忙碌的时候,是不很注意时令变化的;愈是闲空,就愈容易敏感到季节的转换,鸟啼花落,处处都能触动愁怀。所以这里着力点出一个“闲”字,在刻画心理上是很精微的。再深一层看,这个“闲”字上还寄托了作者极深的感慨。春光消去,固然可恨,尤可痛心的是春光竟然在人的闲散之中白白流过,令人眼瞪瞪望着它逝去而无力挽回。这正是诗人自己面临家国之变而不能有所作为的沉痛告白。下联“地迥难招自古魂”,则把自己的愁思再转进一层。诗人为惜春而寄恨无穷,因想到:如有亲交故旧,往来相过,互诉心曲,也可稍得慰藉,怎奈孤身僻处闽南,不但见不到熟悉的今人,连古人的精灵也招请不来,更叫人寂寞难堪。当然,这种寂寥之感虽托之于“地迥”,根本上还在于缺乏知音。“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韩偓此时的孤愤心情,同当年的陈子昂确有某种相通之处。
七、八句抛开议论事理,转入抒情。借流莺相顾、春愁略解,含蓄地表达了对“春尽”的感伤和悲叹之情。诗人在这里虽然没有具体写自己是如何苦闷,表面上冲淡了全诗的悲剧色调,但其无限苦闷之情却形象地表现出来。
这首诗有叙述,有描写,有议论,三者紧密结合是其主要特点。这首诗描写景物具体形象,“细水浮花归别洞,断云含雨入孤村”这些诗句,真实地描绘出春天雨前农村的美景,有很大的艺术魅力。这首诗语言流畅优美,对仗工整。通篇扣住“春尽”抒述情怀,由惜春引出身世之感、家国之悲,一层深一层地加以抒发,而又自始至终不离开春尽时的环境景物,即景即情,浑然无迹,这就是诗篇沉挚动人的力量所在。
相关阅读
1 人生不作安期生,醉入东海骑长鲸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人生不作安期生,醉入东海骑长鲸出自宋朝诗人陆游的作品《长歌行人生不作安期生》,其古诗全文如下: 人生不作安期生,醉入东海骑长鲸。 犹当出作李西平,手枭逆贼清旧京。 金印 【查看全文】
2 虫声泣露惊秋枕。罗帏泪湿鸳鸯锦。独卧玉肌凉。残更与恨长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虫声泣露惊秋枕。罗帏泪湿鸳鸯锦。独卧玉肌凉。残更与恨长出自宋朝诗人秦观的作品《菩萨蛮虫声泣露惊秋枕》,其古诗全文如下: 虫声泣露惊秋枕。罗帏泪湿鸳鸯锦。独卧玉肌凉。 【查看全文】
3 绸缪束薪,三星在天。今夕何夕,见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绸缪束薪,三星在天。今夕何夕,见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出自于诗经作品《绸缪》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绸缪束薪,三星在天。今夕何夕,见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 【查看全文】
4 在康河的柔波里,甘心做一条水草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在康河的柔波里,甘心做一条水草出自当代诗人徐志摩的作品《再别康桥》,其古诗全文如下: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 那河畔的金柳, 【查看全文】
5 无将大车,维尘冥冥。无思百忧,不出于颎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无将大车,维尘冥冥。无思百忧,不出于颎出自于诗经作品《无将大车》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无将大车,祇自尘兮。无思百忧,祇自疧兮。 无将大车,维尘冥冥。无思百忧,不出于颎 【查看全文】
6 庭院深深人悄悄,埋怨鹦哥,错报韦郎到。压鬓钗梁金凤小,低头只是闲烦恼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庭院深深人悄悄,埋怨鹦哥,错报韦郎到。压鬓钗梁金凤小,低头只是闲烦恼出自清朝诗人谭献的作品《蝶恋花庭院深深人悄悄》,其古诗全文如下: 庭院深深人悄悄,埋怨鹦哥,错报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