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怒浪连天来,大响谹谹如殷雷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13:49

  “黄河怒浪连天来,大响谹谹如殷雷”出自唐朝诗人温庭筠的作品《拂舞词》,其古诗全文如下:
  黄河怒浪连天来,大响谹谹如殷雷。
  龙伯驱风不敢上,百川喷雪高崔嵬。
  二十三弦何太哀,请公勿渡立徘徊。
  下有狂蛟锯为尾,裂帆截棹磨霜齿。
  神椎凿石塞神潭,白马参覃赤尘起。
  公乎跃马扬玉鞭,灭没高蹄日千里。
  【注释】
  ⑴谹谹:一作“肱肱”。
  ⑵二十三:一作“二十五”
  ⑶勿:一作“莫”。
  ⑷参覃:这两字原来的写法都是在左边再加“走”字旁,音zàntán。因字库里没有这两字,这里以其右偏旁代替。
  【赏析】
  《全唐诗》中,此诗题下注:一作“公无渡河”。据《乐府诗集》:“子高晨起刺船,有一白首狂夫,被发提壶,乱流而渡,其妻随而止之,不及,遂堕河而死。于是援箜篌而歌曰:‘公无渡河,公竟渡河,堕河而死,将奈公何?’声甚凄怆,曲终亦投河而死。”这首《公无渡河》歌的主题,乃是疯狂与死亡。在讲求中庸的中国文化里,如此明确的以疯狂与死亡为审美对像的,格外使人颤栗。波涛在前,命运已定,前进就是死亡,却依然蹈死而不顾。这种执著,缘自于强大到疯狂的人格力量,定要做无望之极的抗争。渡河,正是一个凝固了抗争的极致和死亡的瞬间的意象。不是每个人都会试图去探求和解读它,但是几乎每个读者都能直截感受到它的冲撞。唐代诗人中,李白、王建、李贺、温庭筠和王睿,都有以此题歌咏本事的作品。
  温庭筠此诗前四句描述水势之浩大汹涌,中四句写弹箜篌者以哀声劝阻之语,后四句以浪漫色彩的写法推陈出新,在神力辅助之下渡河人终于如愿以偿。最可玩味者在后四句,个体力量到底渺小,弱势力量在强势力量面前应该相机而动,方可实现自身价值。
  此诗在表达手法上可玩味的地方也多。温庭筠所用的手法和李白《公无渡河》诗是一样的,也就是由远景摄入,拉近到渡河一刻,然后及渡河之后事。温庭筠的描写不可谓不好,但是并不是高度个性化的。“请公勿渡”已经大大折损了语势,最后“公乎跃马扬玉鞭,灭没高蹄日千里”把惨痛死亡,消解为高蹈成仙,似乎想另开一层境界和遐想,却几乎把悲剧色彩全数抹煞。


相关阅读
1 子房未虎啸,破产不为家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子房未虎啸,破产不为家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经下邳圯桥怀张子房》,其古诗全文如下: 子房未虎啸,破产不为家。 沧海得壮士,椎秦博浪沙。 报韩虽不成,天地皆振动。 潜匿 【查看全文】

2 明朝事与孤烟冷,做满湖、风雨愁人。山黛暝,尘波澹绿无痕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明朝事与孤烟冷,做满湖、风雨愁人。山黛暝,尘波澹绿无痕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渡江云西湖清明》,其古诗全文如下: 羞红颦浅恨,晚风未落,片绣点重茵。旧堤分燕尾,桂 【查看全文】

3 藏器欲邀时,年来不相让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藏器欲邀时,年来不相让出自清朝诗人江洪的作品《胡笳曲》,其古诗全文如下: 藏器欲邀时,年来不相让。 红颜征戍儿,白首边城将。 落日惨无光,临河独饮马。 瑟飒夕风高,联翩 【查看全文】

4 祇树夕阳亭,共倾三昧酒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祇树夕阳亭,共倾三昧酒出自唐朝诗人柳宗元的作品《法华寺西亭夜饮》,其古诗全文如下: 祇树夕阳亭,共倾三昧酒。 雾暗水连阶,月明花覆牖。 莫厌尊前醉,相看未白首。 【注释 【查看全文】

5 晴川落日初低,惆怅孤舟解携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晴川落日初低,惆怅孤舟解携出自唐朝诗人刘长卿的古诗作品《谪仙怨》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晴川落日初低,惆怅孤舟解携。 鸟向平芜远近,人随流水东西。 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 【查看全文】

6 殷其雷,在南山之下。何斯违斯,莫或遑处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殷其雷,在南山之下。何斯违斯,莫或遑处出自于诗经作品《殷其雷》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殷其雷,在南山之阳。何斯违斯,莫敢或遑?振振君子,归哉归哉! 殷其雷,在南山之侧。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