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偏伤万国心,中天夜久高明月”出自唐朝诗人李贺的作品《昆仑使者》,其古诗全文如下:
昆仑使者无消息,茂陵烟树生愁色。
金盘玉露自淋漓,元气茫茫收不得。
麒麟背上石文裂,虬龙鳞下红枝折。
何处偏伤万国心,中天夜久高明月。
【注释】
⑤麒麟: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珍异祥瑞之兽。这里指陵墓前的石麒麟。
⑥虬龙:这里指寝殿丹漆柱上雕刻的龙。虬:传说中的无角龙。
⑦万国:即九州。指中国各地。
⑧中天:天中,指茂陵上空。
【翻译】
西王母的神鸟,还没带回长生的信息,茂陵的烟树却已深染愁色。宫中的金盘仍在承接玉露,但茫茫的元气却收取不得。墓道上的石兽,背上早生裂纹,石雕虬龙的鳞片多半残缺,让天下人伤心的不是别处,是陵墓上长夜高悬的明月。
【赏析】
“麒麟背上石文裂,虬龙鳞下红枝折”两句说明自然界一切物质都在变化发展,巨石造成的麒麟天长日久也会崩裂,雕刻在粗大宫柱上的虬龙总有一天会肢体断折。可见那种所谓长生不老的想法是十分荒谬的。这反映了李贺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
末句是说只有这轮光照千古的明月,阅尽人间沧桑,是汉武帝求长生未遂的见证人,也是当今君王执迷此道而荒误国政的见证人,汉武帝虽然有求仙的迷信思想,但毕竟还不失为在历史上起过进步作用的新兴地主阶级的杰出政治家,因此,作者在诗中也表现出对他有所惋惜。
这首诗从歌颂汉武帝的雄图大略入手,却感叹人之生老病死不可抗拒。这是借汉武帝来讽刺唐宪宗的痴心妄想,意在反对服药石以求长生这类荒诞无稽之事。此诗意境悲凉,笔势奇崛,情致冷峭。
相关阅读
1 诏书许逐阳和至,驿路开花处处新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诏书许逐阳和至,驿路开花处处新出自唐朝诗人柳宗元的作品《诏追赴都二月至灞亭上》,其古诗全文如下: 十一年前南渡客,四千里外北归人。 诏书许逐阳和至,驿路开花处处新。 【查看全文】
2 风絮飘残已化萍,泥莲刚倩藕丝萦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风絮飘残已化萍,泥莲刚倩藕丝萦出自清朝诗人纳兰性德的作品《山花子风絮飘残已化萍》,其古诗全文如下: 风絮飘残已化萍,泥莲刚倩藕丝萦。珍重别拈香一瓣,记前生。 人到情多 【查看全文】
3 还归布山隐,兴入天云高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还归布山隐,兴入天云高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赠别王山人归布山》,其古诗全文如下: 王子析道论,微言破秋毫。 还归布山隐,兴入天云高。 尔去安可迟?瑶草恐衰歇。 我心亦 【查看全文】
4 知音难再逢,惜君方年老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衫知音难再逢,惜君方年老出自唐朝诗人岑参的作品《秋夕听罗山人弹三峡流泉》,其古诗全文如下: 皤皤岷山老,抱琴鬓苍然。 衫袖拂玉徽,为弹三峡泉。 此曲弹未半,高堂如空山。 【查看全文】
5 倏看双鸟下,已负百年身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倏看双鸟下,已负百年身出自宋朝诗人陈师道的作品《次韵秦少游春江秋野图》,其古诗全文如下: 翰墨功名里,江山富贵人。 倏看双鸟下,已负百年身。 【注释】 ⑴秦少游:即秦观 【查看全文】
6 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出自唐朝诗人罗隐的古诗词作品《雪》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 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 【注释】 ⑴尽:全。道:讲,说。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