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冠挂却知闲事,终拟蹉跎访旧游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14:10

  “尘冠挂却知闲事,终拟蹉跎访旧游”出自唐朝诗人杜牧的作品《自宣城赴官上京》,其古诗全文如下:
  潇洒江湖十过秋,酒杯无日不淹留。
  谢公城畔溪惊梦,苏小门前柳拂头。
  千里云山何处好,几人襟韵一生休。
  尘冠挂却知闲事,终拟蹉跎访旧游。
  【注释】
  云山:泛指山川秀色。
  襟韵:指人的情怀风度。
  尘冠挂却:辞官不做。闲事:等闲之事,平常的事。
  蹉跎:光阴白白地过去。
  【翻译】
  潇洒不羁飘荡江湖十多个春秋,没有一天不在酒杯前徘徊逗留。谢公城边被溪水声响惊醒酣梦,苏小门前的柳枝常常拂过我头。天下的山川景物到底哪里最好,几人怀抱这般情韵一生就罢休?尘世中人挂冠归去原是平常事,终于将蹉跎了的光阴来寻访旧游。
  【赏析】
  颔联转为感慨生平,反映出诗人虽然过着诗酒风流的生活,但并不甘心终老于此。“千里云山何处好”表面上是寻访山川之胜,其实正是这声对苍茫云山发出的喝问,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咤叱风云、指点江山的襟怀抱负。紧接着,诗人又转过来对着茫茫人世发问:“几人襟韵一生休?”世上有几人能有如此襟韵,难道我的一生就这样罢了不成,把诗人不得不浪迹江湖的愤慨、不甘于虚度此生的愿望倾吐一尽。这两问,问得豪迈,问得沉痛,问得有气魄,如高天惊雷,滚滚而下,一扫方才悠然低回之韵。
  尾联收合全诗,点明“赴官上京”之意。面对现实中平庸无聊的官吏生活,诗人萌出“尘冠挂却”的念头。他把辞宫归去说得很平常,“闲事”而已;事实上,这件“闲事”也难以做到,“终把蹉跎访旧游”,诗人不得不赴京上任,再次把光阴虚掷——回虚前联。此联言辞之间,流露出归隐与人世的内心矛盾。
  这首诗起、承、转、合,层次分明,把这位落魄诗人的胸襟间事渐次说尽。其中既有风流倜傥之韵,又有豪宕雄浑之气。


相关阅读
1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出自魏晋南北朝诗人曹植的古诗作品《白马篇》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 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陲。 宿 【查看全文】

2 睡起惺松强自支,绿倾蝉鬓下帘时,夜来愁损小腰肢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睡起惺松强自支,绿倾蝉鬓下帘时,夜来愁损小腰肢出自清朝诗人纳兰性德的作品《浣溪沙睡起惺忪强自支》,其古诗全文如下: 睡起惺松强自支,绿倾蝉鬓下帘时,夜来愁损小腰肢。 【查看全文】

3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尊前茸帽风欹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尊前茸帽风欹出自宋朝诗人周密的作品《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其古诗全文如下: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 【查看全文】

4 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知子之顺之,杂佩以问之。知子之好之,杂佩以报之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知子之顺之,杂佩以问之。知子之好之,杂佩以报之出自于诗经作品《女曰鸡鸣》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女曰鸡鸣,士曰昧旦。子兴视夜,明星有烂。将翱将 【查看全文】

5 阳关一曲水东流,灯火旌阳一钓舟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阳关一曲水东流,灯火旌阳一钓舟出自唐朝诗人黄庭坚的古诗作品《夜发分宁寄杜涧叟》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阳关一曲水东流,灯火旌阳一钓舟。 我自只如常日醉,满川风月替 【查看全文】

6 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出自宋朝诗人文天祥的古诗作品《正气歌》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于人曰浩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