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寺碧溪上,颓垣倚乱峰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14:11

  “废寺碧溪上,颓垣倚乱峰”出自唐朝诗人杜牧的作品《池州废林泉寺》,其古诗全文如下:
  废寺碧溪上,颓垣倚乱峰。
  看栖归树鸟,犹想过山钟。
  石路寻僧去,此生应不逢。
  【注释】
  ①池州,今安徽贵池县。杜牧曾于此任过州刺史。林泉寺,在贵池县内西街。唐废后,宋太平兴国初改建。
  ②颓垣:倒塌的墙。
  【翻译】
  寺院废弃碧溪旁,寺墙倒塌群山中。眼看暮鸟栖旧树,心随晚钟过山峰。沿着石路寻僧去,只恐此生难相逢。
  【赏析】
  晚唐会昌年间,唐武宗大力打击佛教势力。公元844年(会昌四年)下令拆毁天下山房兰若并令被拆寺僧尼还俗。据公元845年(会昌五年)武宗诏载,天下共拆寺四千六百余所,还俗僧尼二十六万零五佰人。拆招提兰若四万余所。经过这次打击,佛教许多宗派一蹶不振,而“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的佛教禅宗,在晚唐却更加兴盛起来。禅的重精神领悟而不拘修道形式是经过中国文化改造而适合中国文化的宗教主旨。杜牧亲身经历了“会昌法难”,该诗让世人读到在寺院毁弃后,禅的精神的存在。寺院废弃了,但它旁边的溪水仍清澈地流淌;寺墙坍塌了,但它四周的山峰依然耸立。
  大自然的生生不息似乎象征了禅的精神。暮鸟依然归来,游人在怀念山寺里传出的钟声。这代表了一种人们在情感上的皈依,佛的力量、禅的根性已种入了人们的心中。僧人已经不见踪影,可能已被迫还俗,可能已混迹世间,可能已云游他方。然而,只要佛心在、佛性在,一念悟,众人即佛,又何必一定要有出家僧呢。会昌之后,禅宗分宗立派更加兴盛,就是因为它的不拘形式的禅道为大多数人所接受。


相关阅读
1 鹊声喧日出,鸥性狎波平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鹊声喧日出,鸥性狎波平出自唐朝诗人王质的古诗作品《山行即事》第五六句,其全文如下: 浮云在空碧,来往议阴晴。 荷雨洒衣湿,苹风吹袖清。 鹊声喧日出,鸥性狎波平。 山色不 【查看全文】

2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古诗作品《琵琶行》,其全诗文如下: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 【查看全文】

3 一丘壑。老子风流占却。茅檐上、松月桂云,脉脉石泉逗山脚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一丘壑。老子风流占却。茅檐上、松月桂云,脉脉石泉逗山脚出自宋朝诗人辛弃疾的作品《兰陵王赋一丘一壑》,其古诗全文如下: 一丘壑。老子风流占却。茅檐上、松月桂云,脉脉石 【查看全文】

4 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出自唐朝诗人王磐的古诗作品《朝天子咏喇叭》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喇叭,锁呐,曲儿小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 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 【查看全文】

5 昔去雪如花,今来花似雪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昔去雪如花,今来花似雪出自唐朝诗人范云的作品《别诗四首》,其古诗全文如下: 洛阳城东西,长作经时别。 昔去雪如花,今来花似雪。 【翻译】 上次离去时,雪像花一样地飘落, 【查看全文】

6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出自唐朝诗人崔颢的古诗作品《黄鹤楼》第五六句,其全诗文如下: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