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声。深秋远塞若为情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14:28

  “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声。深秋远塞若为情”出自清朝诗人纳兰性德的作品《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其古诗全文如下:
  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声。深秋远塞若为情。
  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古今幽恨几时平。
  【注释】
  ①那畔:那边。
  ②吹断:谓北风的吼声使马嘶声也听不到了。
  ③若为情:若,怎。若为,怎为之意。此处意谓面对如此深秋野塞又是怎样的情怀呢!宋晏几道《南乡子》:“柳外行人回首处,迢迢,若比银河路更遥。”又,宋毛滂《小重山》:“江山雄胜为公倾,公惜醉,风月若为情。”
  ④荒戍垒:荒凉萧瑟的营垒。戍,保卫。
  【翻译】
  我向着那高耸入云的方向前进。北风呼啸,淹没了战马的嘶鸣声。深秋远远的边塞,使人不禁情伤。一抹晚烟袅袅升起,在这边地的城堡上显得尤其荒凉。夕阳西下,斜斜地照射在山海关城头的旗杆上。古往今来胸中的怨恨何时能平。
  【鉴赏】
  “身向云山那畔行”。起句点明此行之目的地,很容易让人想起同是纳兰的“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声。”“北风”言明时节为秋,亦称“秋声”。唐苏颋《汾上惊秋》有:“北风吹白云,万里渡河汾。心绪逢摇落,秋声不可闻”。边地北风,从来都音声肃杀,听了这肃杀之声,只会使人愁绪纷乱,心情悲伤。而纳兰在此处云“北风吹断马嘶声”。听闻如此强劲,如此凛冽的北风,作者心境若何,可想而知。难怪他会感慨“深秋远塞若为情”。
  下片。“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以简古疏墨之笔勾勒了一幅充满萧索之气的战地风光侧面。晚烟一抹,袅然升起,飘荡于天际,营垒荒凉而萧瑟;时至黄昏,落日半斜,没于旗杆,而关城依旧。词中的寥廓的意境不禁让人想起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以及范仲淹的“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故而张草纫在《纳兰词笺注》前言中言,纳兰的边塞词“写得精劲深雄,可以说是填补了词作品上的一个空白点”。然而平心而论,无论是“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万帐穹庐人醉,星影要摇欲坠”,还是“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纳兰都不过是边塞所见所历的白描,作者本身并没有倾注深刻的生命体验,这类作品的张力无法与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同日而语。
  不过,纳兰的边塞词当中那种漂泊的诗意的自我放逐感的确是其独擅。比如本篇的结尾“古今幽恨几时平”,极写出塞远行的清苦和古今幽恨,既不同于遣戍关外的流人凄楚哀苦的呻吟,又不是卫边士卒万里怀乡之浩叹,而是纳兰对浩渺的宇宙,纷繁的人生以及无常的世事的独特感悟,虽可能囿于一己,然而其情不胜真诚,其感不胜拳挚。


相关阅读
1 情若连环,恨如流水,甚时是休。也不须惊怪,沈郎易瘦,也不须惊怪,潘鬓先愁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情若连环,恨如流水,甚时是休。也不须惊怪,沈郎易瘦,也不须惊怪,潘鬓先愁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沁园春情若连环》,其古诗全文如下: 情若连环,恨如流水,甚时是休。也 【查看全文】

2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_道德经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出自古典作品的作品《道德经》,其内容全文如下: 【原文】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①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 【查看全文】

3 乐幽心屡止,遵事迹犹遽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乐幽心屡止,遵事迹犹遽出自唐朝诗人韦应物的作品《东郊吏舍局终年》,其古诗全文如下: 吏舍局终年,出郊旷清曙。 杨柳散和风,青山澹吾虑。 依丛适自憩,缘涧还复去。 微雨霭 【查看全文】

4 堪举。翩翩翠羽。杨柳岸,泥香半和梅雨。落花风软,戏促乱红飞舞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堪举。翩翩翠羽。杨柳岸,泥香半和梅雨。落花风软,戏促乱红飞舞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双双燕小桃谢后》,其古诗全文如下: 小桃谢后,双双燕,飞来几家庭户。轻烟晓暝, 【查看全文】

5 十年千里,风痕雨点斓斑里。莫怪怜他,身世依然是落花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十年千里,风痕雨点斓斑里。莫怪怜他,身世依然是落花出自清朝诗人龚自珍的作品《减字木兰花偶检丛纸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人天无据,被侬留得香魂住。如梦如烟,枝上花开又 【查看全文】

6 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沙丘城下寄杜甫》,其古诗全文如下: 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 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 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 思君若汶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