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箭雕弓,忆呼鹰古垒,截虎平川。吹笳暮归野帐,雪压青毡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14:33

  “羽箭雕弓,忆呼鹰古垒,截虎平川。吹笳暮归野帐,雪压青毡”出自宋朝诗人陆游的作品《汉宫春·初自南郑来成都作》,其古诗全文如下:
  羽箭雕弓,忆呼鹰古垒,截虎平川。吹笳暮归野帐,雪压青毡。淋漓醉墨,看龙蛇飞落蛮笺。人误许、诗情将略,一时才气超然。
  何事又作南来,看重阳药市,元夕灯山?花时万人乐处,欹帽垂鞭。闻歌感旧,尚时时流涕尊前。君记取、封侯事在。功名不信由天。
  【注释】
  ①汉宫春:词牌名。
  ②南郑:地名,即今陕西省汉中市,地处川陕要冲,自古为军事重镇。
  ③截虎:陆游在汉中时有过射虎的故事。
  ④野帐、青毡:均指野外的帐幕。
  ⑤淋漓醉墨:乘着酒兴落笔,写得淋漓尽致。
  【翻译】
  在险峻的古垒旁,在辽阔的平川上,打猎习武。身背弓箭,臂挥雄鹰,手缚猛虎。直至暮色苍茫,笳声四起,才猎罢归来,野营帐幕的青毡上早已落满了厚厚的雪花。喝罢了酒,挥笔疾书,那龙飞凤舞的草书,墨迹淋漓,落在了纸上。人们也许是错误地赞许我,是一个既有诗情,又有将略的超群人才。
  为什么偏要我离开南郑前线南来成都呢,是为了逛重阳节的药市,看元宵节的灯山吗?每当繁花盛开的时候,在那万人游乐的地方,我也斜戴着帽子,提着马鞭,任马儿漫走。每当听歌观舞,酒酣耳热的时候,我会想到过去的军旅生活而感慨万千,不知不觉中泪洒酒樽前。请千万记住,杀敌报国,建功封侯的大事是要自己去奋斗的,我就不信这都是由上天来安排的。
  【鉴赏】
  这首词是宋孝宗乾道九年(1173年)春陆游在成都时所作,时作者年四十九岁。乾道八年(1172年)冬,四川宣抚使王炎从南郑被召回临安,陆游被改命为成都府路安抚司参议官,从南郑行抵成都,已经是年底。题目说是初来,词中写到元夕观灯、花时游乐等等,应该已是乾道九年(1173年)春。
  此词的上片,表明作者对在南郑时期的一段从军生活,是这样的珍视而回味着。他想到在那辽阔的河滩上,峥嵘的古垒边,手缚猛虎,臂挥健鹰,是多么惊人的场景!这些令作者如此振奋而又如此爽快,因此在陆游的诗作里,时常提到,《书事》诗说:“云埋废苑呼鹰处。”《忽忽》诗:“呼鹰汉庙秋。”《怀昔》诗:“昔者戍梁益,寝饭鞍马间,……挺剑剌乳虎,血溅貂裘殷。”《三山杜门作歌》诗:“南沮水边秋射虎。”写的都是在南郑从军时的生活。
  同时他又想到晚归野帐,悲笳声里,雪花乱舞,兴醋落笔,写下了龙蛇飞动的字幅和气壮河山的诗篇,作者不断涌动的激情令其兴致大发,豪迈之感也就变成了笔下的淋漓沈雄。这当然是值得自豪的啦。可是卷地狂飙,突然吹破了词人壮美的梦境。成都之行,无疑是将作者心中熊熊燃烧的抗金意愿置于“无实现之日”的冷宫之中,遂有了自己的文才武略,何补时艰的深深感慨?“人误许”三字,不是谦词,而是对当时朝廷压抑主战派、埋没人才的愤怒控诉。


相关阅读
1 小立池塘侧,荷香隔岸闻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小立池塘侧,荷香隔岸闻出自唐朝诗人郭熙的作品《四时之风》,其古诗全文如下: 春风能解冻,和煦催耕种。 裙裾微动摇,花气时相送。 夏风草木熏,生机自欣欣。 小立池塘侧,荷 【查看全文】

2 清梦重游天上,古香吹下云头。箫声三十六宫愁。高处花惊风骤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清梦重游天上,古香吹下云头。箫声三十六宫愁。高处花惊风骤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西江月登蓬莱阁看桂》,其古诗全文如下: 清梦重游天上,古香吹下云头。箫声三十六宫愁 【查看全文】

3 催促年光,旧来流水知何处?断肠何必更残阳,极目伤平楚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催促年光,旧来流水知何处?断肠何必更残阳,极目伤平楚出自宋朝诗人廖世美的作品《烛影摇红题安陆浮云楼》,其古诗全文如下: 霭霭春空,画楼森耸凌云渚。紫薇登览最关情,绝 【查看全文】

4 美人为政本忘机,服药求仙事不违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美人为政本忘机,服药求仙事不违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题雍丘崔明府丹灶》,其古诗全文如下: 美人为政本忘机,服药求仙事不违。 叶县已泥丹灶毕,瀛洲当伴赤松归。 先师有诀 【查看全文】

5 天作高山,大王荒之。彼作矣,文王康之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天作高山,大王荒之。彼作矣,文王康之出自于诗经作品《天作》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天作高山,大王荒之。彼作矣,文王康之。 彼徂矣,岐有夷之行。子孙保之。 【注释】 ⑴高山 【查看全文】

6 吴头楚尾,一棹人千里,休说旧愁新恨,长亭树,今如此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吴头楚尾,一棹人千里,休说旧愁新恨,长亭树,今如此出自宋朝诗人辛弃疾的作品《霜天晓角旅兴》,其古诗全文如下: 吴头楚尾,一棹人千里,休说旧愁新恨,长亭树,今如此。 宦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