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14:39

  “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绝句漫兴·熟知茅斋绝低小》,其古诗全文如下:
  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
  衔泥点污琴书内,更接飞虫打着人。
  【翻译】
  江上的燕子都明白我的茅屋过于低小,因此常常飞到这里筑巢。燕子衔来筑巢的泥弄脏了我的琴和书,它们还不停地追逐飞虫碰着了人。
  【鉴赏】
  这首诗写频频飞入草堂书斋里的燕子扰人的情景。首句说茅斋的极度低矮狭窄,“熟知”,乃就燕子言。连江上的燕子都非常熟悉这茅斋的低小,大概是更宜于筑巢吧!所以第二句接着说“故来频”。燕子频频而来,自然要引起主人的烦恼。三、四两句就细致地描写了燕子在层内的活动:筑巢衔泥点污了琴书不算,还要追捕飞虫甚至碰着了人。诗人以明白如话的口语,作了细腻生动的刻画,给人以亲切逼真的实感;而且透过实感,使人联想到这低小的茅斋,由于江燕的频频进扰,使主人也难以容身了。从而写出了草堂困居,诗人心境诸多烦扰的情态。明代王嗣《杜臆》就此诗云:“远客孤居,一时遭遇,多有不可人意者。”这种不可人意,还是由客愁生发,借燕子引出禽鸟亦若欺人的感慨。
  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杜甫这首诗也是善于景中含情的一例。全诗俱从茅斋江燕着笔,三、四两句更是描写燕子动作的景语,就在这“点污琴书”、“打着人”的精细描写中,包蕴着远客孤居的诸多烦扰和心绪不宁的神情,体物缘情,神物妙合。“不可人意”的心情,诗句中虽不著一字,却全都在景物描绘中表现出来了。全诗富有韵味,耐人咀嚼。
  这首诗景中含情。诗人从燕子落笔,细腻逼真地描写了它们频频飞入草堂书斋,“点污琴书”、“打着人”等活动。这些描写既凸现了燕子的可爱之态,又生动传神地表现出燕子对草堂书斋的喜爱,以及对诗人的亲昵。全诗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给人自然、亲切之感,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在草堂安定生活的喜悦和悠闲之情。
  这首诗的主旨也可以理解为诗人通过对燕子频频飞入草堂书斋扰人情景的生动描写,借燕子引出禽鸟也好像欺负人的感慨,表现出诗人远客孤居的诸多烦恼和心绪不宁的神情。


相关阅读
1 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出自东晋诗人陶渊明的作品《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先师有遗训》,其古诗全文如下: 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 瞻望邈难逮,转欲志长勤。 秉耒欢时务,解颜劝 【查看全文】

2 今日岭猿兼越鸟,可怜同听不知愁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今日岭猿兼越鸟,可怜同听不知愁出自唐朝诗人韩愈的古诗作品《湘中酬张十一功曹》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休垂绝徼千行泪,共泛清湘一叶舟。 今日岭猿兼越鸟,可怜同听不知 【查看全文】

3 楼上寝,残月下帘旌。梦见秣陵惆怅事,桃花柳絮满江城。双髻坐吹笙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楼上寝,残月下帘旌。梦见秣陵惆怅事,桃花柳絮满江城。双髻坐吹笙出自唐朝诗人皇甫松的作品《梦江南楼上寝》,其古诗全文如下: 楼上寝,残月下帘旌。梦见秣陵惆怅事,桃花柳 【查看全文】

4 峡坼云霾龙虎卧,江清日抱鼋鼍游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峡坼云霾龙虎卧,江清日抱鼋鼍游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古诗作品《白帝城最高楼》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城尖径仄旌旆愁,独立缥缈之飞楼。 峡坼云霾龙虎卧,江清日抱鼋鼍游。 【查看全文】

5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出自唐朝诗人陆游的古诗作品《书愤》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 【查看全文】

6 斗鸡东郊道,走马长楸间。驰骋未能半,双兔过我前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斗鸡东郊道,走马长楸间。驰骋未能半,双兔过我前出自南北朝诗人曹植的作品《名都篇》,其古诗全文如下: 名都多妖女,京洛出少年。宝剑值千金,被服丽且鲜。 斗鸡东郊道,走马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