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目浦烟夕,扬帆海月生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19:44

  “流目浦烟夕,扬帆海月生”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荆门浮舟望蜀江》,其古诗全文如下:
  春水月峡来,浮舟望安极。
  正是桃花流,依然锦江色。
  江色绿且明,茫茫与天平。
  逶迤巴山尽,摇曳楚云行。
  雪照聚沙雁,花飞出谷莺。
  芳洲却已转,碧树森森迎。
  流目浦烟夕,扬帆海月生。
  江陵识遥火,应到渚宫城。
  【注释】
  ⑺“雪照”两句意为:白沙如雪,映照着集聚的雁群;杨花飘舞,出谷之莺自在地飞翔。
  ⑻却:退。却已转,指小船继续前进,芳洲已退向另一方面。
  ⑼碧树:绿树。森森,树木繁盛的样子。迎,迎面来到。
  ⑽流目:游目,放眼四面眺望。浦,水滨。烟夕,云烟弥漫的傍晚。
  ⑾海月:这里指江月。
  ⑿遥火:远处的灯火。渚宫,春秋时楚成王所建别宫,故址在今湖北江陵县。“江陵”两句意为:江陵灯火遥遥在望,该是到渚宫城了。
  【翻译】
  早春三月,江水汹涌,经过三峡中的月峡,滚滚而来,我在荆州的江面上放舟游荡,极目远望。江面上桃花漂浮,就像故乡锦江一样,春意盎然。江水明亮碧绿,浩浩荡荡,沸沸洋洋,与天平齐。两岸的巴山逶迤护水而来,在荆州地界已经与地平齐,倒是楚地的水汽蒸腾,结出巍峨摇曳的云山。沙滩上正在用沙沐浴的大雁只只雪白,出山谷觅食的黄莺漂亮得像花儿一样飞舞。翠绿的沙洲仿佛围绕游船转动,洲上的绿树热情地向我张开了臂膀。放眼望去,江浦上水汽氤氲云集,海上的明月与白帆一起冉冉上升。看到江陵城墙上的灯火,就知道快到渚宫城了。
  【鉴赏】
  中间六句又是另一幅图画。随着行舟的前进,诗人纵目四观,景物宜人,春光骀荡。连绵的巴山,逐渐消失;万里晴空,白云漂浮,舒卷变化,摇曳多姿;江边,日照白沙,明亮如雪,群雁聚息;岸上,百花盛开,飞出山谷的黄莺,在花丛中穿飞;江中沙洲,芳草萋萋,繁花似锦,和煦的春风,送来扑鼻芳香,但转瞬即过,迎面而来的是郁郁葱葱,苍翠繁茂的林木。这里,诗人的彩笔,不仅绘出了绚丽明媚的画卷,而且传达出融于画境的欢快喜悦之情。尤其出色的是,诗人所描画的不是一幅停滞静止的写生画,而是有如一组连续不断的活动的电影镜头,具有引人入胜的艺术魅力。
  在这三联诗中,诗人把握住行舟远眺这一特点,匠心独运,一方面通过晴空、江边、岸上、水中等不同景物的描绘,生动地衬托出舟行江中的状态,具有强烈的动态性;另一方面,对自然景物的勾勒有动景,有静景,动静相间,同时,景中含声、光、色分明。这样,使整个画面完整和谐,极为精确明晰地表现了旷朗澄鲜,芳菲优美的自然景色,形象鲜明,别具神韵。诗人表现自然美的艺术技巧,可以说臻于化境,不能不使人叹为观止。
  最后四句是日暮月升的景象,另是一幅画面。诗人舟行一日,日落西山,夜幕已降,远望江边,暮霭沉沉;东方江面,月亮冉冉升起;再遥望江陵,灯火点点,闪烁不定,著名的渚宫城,应该就在这灯火之中。这也是由几个“镜头”组成的画面,动态感也十分强烈。另外,这一结尾,极有余味,给人以广阔的艺术想象天地。
  这首五言古诗,在艺术上很有特色:从艺术构思看,诗人抓住江中行舟这一特点,顺序写来,“如展图画”。从结构上看,诗人从白昼直写到日落月升,层次分明,脉络清晰。从艺术表现手法上看,诗人巧妙地运用表现自然美的各种原始材料,诸如色彩、声音、形状、香气、光线、运动等,并把它们有机地组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幅五光十色的动人画面,并且具有鲜明的动态性,使语言艺术的诗,有着形象艺术的效果。从诗篇的意境上看,诗人融情于景,把遇赦东归的喜悦心情倾注在大好春光的景物描绘中,情景交融,塑造了迥远奔放、明丽雄浑的艺术意境,有着强烈感人的艺术力量。


相关阅读
1 戏马台前,采花篱下,问岁华、还是重九。恰归来、南山翠色依旧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戏马台前,采花篱下,问岁华、还是重九。恰归来、南山翠色依旧出自宋朝诗人潘希白的作品《大有九日》,其古诗全文如下: 戏马台前,采花篱下,问岁华、还是重九。恰归来、南山 【查看全文】

2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出自唐朝诗人黄巢的作品《菊花》,其古诗全文如下: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注释】 九月八:古 【查看全文】

3 看取莲花净,应知不染心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看取莲花净,应知不染心出自唐朝诗人孟浩然的作品《题大禹寺义公禅房》,其古诗全文如下: 义公习禅处,结构依空林。 户外一峰秀,阶前群壑深。 夕阳连雨足,空翠落庭阴。 看取 【查看全文】

4 既载清酤,赉我思成。亦有和羹,既戒既平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既载清酤,赉我思成。亦有和羹,既戒既平出自于诗经作品《烈祖》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嗟嗟烈祖!有秩斯祜。申锡无疆,及尔斯所。 既载清酤,赉我思成。亦有和羹,既戒既平。 【查看全文】

5 不为捣衣勤不睡,破除今夜夜如年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不为捣衣勤不睡,破除今夜夜如年出自宋朝诗人贺铸的作品《夜如年斜月下》,其古诗全文如下: 斜月下,北风前。万杵千砧捣欲穿。 不为捣衣勤不睡,破除今夜夜如年。 【注释】 ① 【查看全文】

6 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出自宋朝诗人陶渊明的作品《拟挽歌辞荒草何茫茫》,其古诗全文如下: 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 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 四面无人居,高坟正嶕峣。 马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