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19:58

  “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沙丘城下寄杜甫》,其古诗全文如下:
  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
  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
  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
  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
  【注释】
  ⑴沙丘:坐落在大汶河南下支流分水口附近(大汶河呈东西流向)。此沙丘城应为位于今山东肥城市汶阳镇东、大汶河南下支流洸河(今名洸府河)分水口对岸。
  ⑵来:将来,引申为某一时间以后,这里意指自从你走了以后。竟:究竟,终究。
  ⑶高卧:高枕而卧,这里指闲居。《晋书·陶潜传》:“尝言夏月虚闲,高卧北窗之下。清风飒至,自谓羲皇上人。”
  ⑷夕:傍晚,日落的时候。连:连续不断。秋声:秋风吹动草木之声。
  【翻译】
  自从你我分别后,我究竟都做了些什么呢?只不过闲居沙丘城罢了。沙丘城边有一株古树,每当夜幕降临时,在秋风吹动下发出连续不断的声响。鲁地的酒喝不醉,齐地的歌曲听起来也毫无情思韵味。我对你的思念,就像汶水一样,连绵不绝地伴着你南行远去。
  【鉴赏】
  李白与杜甫的友谊是中国文学史上珍贵的一页。在李白传世的诗歌中,公认的直接为杜甫而写的只有两首,一是《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另一首就是这首诗。
  沙丘城,位于山东汶水之畔,是李白在鲁中的寄寓之地。诗人送别了杜甫,从那种充满着友情与欢乐的生活中,独自一人回到沙丘,倍感孤寂,倍觉友谊的可贵。此诗就是抒发了这种情境之下的无法排遣的“思君”之情。诗人一开始用很多的笔墨写他自己的生活,住处的周围环境,以及他自己的心情。诗的前六句没有一个“思”字,也没有一个“君”字,给读者以山回路转、莫知所至的感受,直到诗的结尾才豁然开朗,说出“思君”二字。诗中无一句不是写“思君”之情,而且是一联强似一联,以至最后不能不直抒其情。前六句的烟云,都成了后二句的烘托。这样的构思,既能从各个角度,用各种感受,为诗的主旨蓄势,同时也赋予那些日常生活的情事以浓郁的诗味。
  诗劈头就说:“我来竟何事?”这是诗人自问,其中颇有几分难言的恼恨和自责的意味。这会引起读者的关注,并造成悬念。“高卧沙丘城”,高卧,实际上就是指诗人闲居乏味的生活。这句话一方面描写了眼下的生活,一方面也回应了提出上述问题的原因。诗人不来沙丘“高卧”,原因就在于怀念杜甫这位友人。这凌空而来的开头,正是把诗人那种友爱欢快的生活消失之后的复杂、苦闷的感情,以一种突发的方式迸发出来了。


相关阅读
1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古诗作品《长恨歌》,其全诗文如下: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 【查看全文】

2 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咏怀古迹其四》,其古诗全文如下: 蜀主征吴幸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 翠华想象空山里,玉殿虚无野寺中。 古庙杉松巢水 【查看全文】

3 江从樊口转,山自武昌连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江从樊口转,山自武昌连出自宋朝诗人潘大临的作品《江间作白鸟没飞烟》,其古诗全文如下: 白鸟没飞烟,微风逆上舡。 江从樊口转,山自武昌连。 日月悬终古,乾坤别逝川。 罗浮 【查看全文】

4 结发为妻子,席不暖君床。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结发为妻子,席不暖君床。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新婚别》,其古诗全文如下: 兔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 结发为妻子,席不暖 【查看全文】

5 苦竹园南椒坞边,微香冉冉泪涓涓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苦竹园南椒坞边,微香冉冉泪涓涓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作品《野菊苦竹园南椒坞边》,其古诗全文如下: 苦竹园南椒坞边,微香冉冉泪涓涓。 已悲节物同寒雁,忍委芳心与暮蝉。 细路 【查看全文】

6 腰间剑,聊弹铗。尊中酒,堪为别。况故人新拥,汉坛旌节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腰间剑,聊弹铗。尊中酒,堪为别。况故人新拥,汉坛旌节出自宋朝诗人辛弃疾的作品《满江红汉水东流》,其古诗全文如下: 汉水东流,都洗尽,髭胡膏血。人尽说,君家飞将,旧时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