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葛生洛溪,黄花自绵幂”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黄葛篇》,其古诗全文如下:
黄葛生洛溪,黄花自绵幂。
青烟万条长,缭绕几百尺。
闺人费素手,采缉作絺綌。
缝为绝国衣,远寄日南客。
苍梧大火落,暑服莫轻掷。
此物虽过时,是妾手中迹。
【注释】
1、《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二前溪歌七》:黄葛生烂漫,谁能断葛根。李白此诗题应本于此
2、黄葛:多年生蔓草植物。茎纤维可制织物,仍名为“葛”
3、“黄花”句:言黄色的葛花开放得很稠密
4、“采缉”句:谓采取葛纤维搓成葛线,织成各种葛织品。缉,收集。絺(chī),细葛布。綌(xì)粗葛布。这里概指葛布
5、绝国衣:即万里衣。绝国,极远远的邦国
6、日南:郡名,秦象郡,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元鼎六年)更名为日南郡,以其地在日之南。见《汉书·地理志》及其注
7、“苍梧”句:谓南方气候极热之时。苍梧,郡名。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元鼎六年)置。治所在广信,今广西梧州。火,星名。或称大火星,即心宿。夏历七月黄昏,星的位置由中天逐渐西降
【翻译】
黄葛生长在洛溪,黄花盛开绵绵密密。青蔓长条笼烟色,缭绕生长几百尺。闺人费心展素手,采缉制作凉葛衣。缝制为绝为珍贵的国宝衣裳,远寄给旅居日南的亲人。南方苍梧热如大火燃烧,葛衣暑凉,切莫轻掷。此衣物虽然过时,它可是你爱人的手中针线活。
【鉴赏】
此诗写女子采葛织布,制成葛衣,远寄在绝国日南的丈夫,让其服而御热。
诗分三段。前四句写葛藤之美。实则是一段“兴”的文字。其中含有情亲意密,缠绵缱绻之意。中四句写女子织布制衣,远寄丈夫。“费”、“采”、“缝”、“寄”表现了女子的费心和劳苦。从而反映出对丈夫之情深。末四句表明女子的心愿,一则让丈夫御热,二则让丈夫知情:“是妾手中迹”。
相关阅读
1 吴楚地,东南坼。英雄事,曹刘敌。被西风吹尽,了无尘迹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吴楚地,东南坼。英雄事,曹刘敌。被西风吹尽,了无尘迹出自宋朝诗人辛弃疾的作品《满江红江行和杨济翁韵》,其古诗全文如下: 过眼溪山,怪都似、旧时相识。还记得、梦中行遍 【查看全文】
2 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出自唐朝诗人骆宾王的古诗作品《在狱咏蝉》的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 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 【查看全文】
3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出自唐朝诗人薛道衡的古诗作品《人日思归》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注释】 ⑴人日:古代相传农历 【查看全文】
4 多情须倩梁间燕,问吟袖、弓腰在否。怎知道,误了人,年少自恁虚度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多情须倩梁间燕,问吟袖、弓腰在否。怎知道,误了人,年少自恁虚度出自宋朝诗人姜夔的作品《月下笛与客携壶》,其古诗全文如下: 与客携壶,梅花过了,夜来风雨。幽禽自语。啄 【查看全文】
5 隔窗知夜雨,芭蕉先有声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隔窗知夜雨,芭蕉先有声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作品《夜雨》,其古诗全文如下: 早蛩啼复歇,残灯灭又明。 隔窗知夜雨,芭蕉先有声。 【注释】 1、蛩:蟋蟀。 【翻译】 蝗虫鸣叫了 【查看全文】
6 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出自南北朝诗人曹植的作品《七哀诗明月照高楼》,其古诗全文如下: 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 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 借问叹者谁?言是客子妻。 君行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