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火烧冈草,断烟生石松”出自唐朝诗人贾岛的作品《雪晴晚望·倚杖望晴雪》,其古诗全文如下:
倚杖望晴雪,溪云几万重。
樵人归白屋,寒日下危峰。
野火烧冈草,断烟生石松。
却回山寺路,闻打暮天钟。
【注释】
石松:石崖上的松树
却回:返回
暮天钟:寺庙里用以报时的钟鼓
【翻译】
独倚竹杖眺望雪霁天晴,只见溪水上的白云叠叠重重。樵夫正走回那白雪覆盖的茅舍,闪着冷光的夕日步下危峰。野火烧燃着山上的蔓草,烟烽断续地缭绕着山石中的古松。我走向返回山寺的道路,远远地,听见了悠扬的暮钟。
【赏析】
诗人饱览了远近高低的雪后美景,夜幕渐渐降临,不能再盘桓延伫了。“却回山寺路,闻打暮天钟”,在这充满山野情趣的诗境中,骋目娱怀的归途上,诗人清晰地听到山寺响起清越的钟声,平添了更浓郁的诗意。这一收笔,吐露出诗人心灵深处的隐情。作者贾岛少年为僧,后虽还俗,但屡试不第,仕途偃蹇,此时在落第之后,栖身荒山古寺,暮游之余,恍如倦鸟归巢,听到山寺晚钟,禁不住心潮澎湃。“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陶渊明《归去来辞》),诗人顿萌瞿昙归来之念了。
就在写这首诗的圭峰草堂寺里,贾岛曾写过一首《送无可上人》,为无可南游庐山西林寺赠别,最后二句云:“终有烟霞约,天台作近邻。”尽管此后贾岛并未去天台山再度为僧,与无可结近邻,但在写诗当时,是起过这种念头的。这应是“闻打暮天钟”一语含义的绝好参证。同时,作者在那首诗“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之下自注云:“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这几句在表现苦吟孤傲之中也明言有“归卧故山”的思想。
“闻打暮天钟”作为诗的尾声,又起着点活全诗的妙用。前六句逶迤写来,景色全是静谧的,是望景。七句一转,紧接着一声清脆的暮钟,由视觉转到了听觉。这钟声不仅惊醒默默赏景的诗人,而且钟鸣谷应,使前六句所有景色都随之飞动起来,整个诗境形成了有声有色,活泼泼的局面。读完末句,回味全诗,总觉绘色绘声,余韵无穷。
相关阅读
1 谁人敢议清风价,无乐能过百日闲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谁人敢议清风价,无乐能过百日闲出自唐朝诗人韩琦的作品《北塘避暑》,其古诗全文如下: 尽室林塘涤暑烦,旷然如不在尘寰。 谁人敢议清风价,无乐能过百日闲。 水鸟得鱼长自足, 【查看全文】
2 功成画麟阁,独有霍嫖姚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功成画麟阁,独有霍嫖姚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塞下曲骏马似风飙》,其古诗全文如下: 骏马似风飙,鸣鞭出渭桥。 弯弓辞汉月,插羽破天骄。 阵解星芒尽,营空海雾消。 功成画 【查看全文】
3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其古诗全文如下: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 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 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 张 【查看全文】
4 衰荣无定在,彼此更共之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衰荣无定在,彼此更共之出自东晋诗人陶渊明的作品《饮酒衰荣无定在》,其古诗全文如下: 衰荣无定在,彼此更共之。 邵生瓜田中,宁似东陵时。 寒暑有代谢,人道每如兹。 达人解 【查看全文】
5 酒罢月随人,泪湿花如雾。后月逐君还,梦绕湖边路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酒罢月随人,泪湿花如雾。后月逐君还,梦绕湖边路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生查子诉别》,其古诗全文如下: 三度别君来,此别真迟暮。白尽老髭须,明日淮南去。 酒罢月随人,泪 【查看全文】
6 小楼寒,夜长帘幕低垂。恨萧萧、无情风雨,夜来揉损琼。也不似、贵妃醉脸,也不似、孙寿愁眉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小楼寒,夜长帘幕低垂。恨萧萧、无情风雨,夜来揉损琼。也不似、贵妃醉脸,也不似、孙寿愁眉出自宋朝诗人李清照的作品《多丽咏白菊》,其古诗全文如下: 小楼寒,夜长帘幕低垂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