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何人斯?其心孔艰。胡逝我梁,不入我门?伊谁云从?维暴之云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09:29

  “彼何人斯?其心孔艰。胡逝我梁,不入我门?伊谁云从?维暴之云”出自于诗经作品《彼何人斯》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彼何人斯?其心孔艰。胡逝我梁,不入我门?伊谁云从?维暴之云。
  二人从行,谁为此祸?胡逝我梁,不入唁我?始者不如今,云不我可。
  彼何人斯?胡逝我陈?我闻其声,不见其身。不愧于人?不畏于天?
  彼何人斯?其为飘风。胡不自北?胡不自南?胡逝我梁?絺搅我心。
  尔之安行,亦不遑舍。尔之亟行,遑脂尔车。壹者之来,云何其盱。
  尔还而入,我心易也。还而不入,否难知也。壹者之来,俾我絺也。
  伯氏吹埙,仲氏吹篪。及尔如贯,谅不我郑出此三物,以诅尔斯。
  为鬼为蜮,则不可得。有靦面目,视人罔极。作此好歌,以极反侧。
  【注释】
  (1)斯:语助词。
  (2)孔:甚,很。艰:此指用心险恶难测。
  (3)梁:拦水捕鱼的坝堰。
  (4)伊:其。从:跟随。
  (5)暴:粗暴、暴虐。
  (6)二人:主人公与“彼”人。
  (7)唁:慰问。
  (8)如:像。
  (9)可:通“哿”,嘉、好。
  (10)陈:堂下至门的路。
  (11)遑:空闲。舍:止息。
  (12)亟:急。
  (13)脂:以油脂涂车;或曰通“支”,以轫木支车轮使止住。
  (14)壹:同“一”。
  (15)盱:忧、病,或曰望也。
  (16)易:悦。
  (17)否:不。
  (18)俾:使。祇:病,或曰安也。
  (19)伯氏:兄。埙:古陶制吹奏乐器,卵形中空,有吹孔。
  (20)仲:弟。篪:古竹制乐器,如笛,有八孔。
  (21)及:与。贯:为绳贯串之物。
  (22)谅:诚。知:交好、相契。
  (23)三物:猪、犬、鸡。
  (24)诅:盟诅。古时订盟,杀牲歃血,告誓神明,若有违背,令神明降祸。
  (25)靦:露面见人之状。
  (26)视:示。罔极:没有准则,指其心多变难测。
  (27)好歌:善良、交好的歌。
  (28)极:尽。反侧: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
  【翻译】
  那究竟是什么人?他的心难测浅深。为何去看我鱼梁,却不进入我家门?现 在还有谁跟他,只有他那暴虐心!二人同行妻随夫,究竟是谁惹此祸?为何去看我鱼梁,却不进门慰问我?原先可不像现 在,竟骂我不是好货!那究竟是什么人,为何堂前来往行?我只听见他声音,却总不见他形影。你在人前不惭愧?连上天也不畏敬?那究竟是什么人?简直像那飘风转。为何来时不自北?为何来时不自南?为何去看我鱼梁?只是搅得我心乱。慢条斯理你出行,竟然没空住一晚。急急忙忙你要走,油车却还有空闲。为了你这来一次,多少天我眼望穿!归家你入我房来,我的心儿就欢跳。归家你不入我房,原因又有谁知道。为了盼你来一次,简直把我忧病了。长兄吹奏那陶埙,小弟吹奏那竹篪。我与你心相连贯,能不相亲又相知?我愿神前供三牲,诅咒你竟背盟誓。倘若真是那鬼蜮,行径也就难猜测。可你却是有头脸,行为表现没准则。我只能作这好歌,捱过不眠长反侧。
  【赏析】
  但从诗中内容看,似与苏、暴纠葛毫无联系。此诗一再出现“胡逝我梁”之语。“梁”为古代筑堰捕鱼之所,《邶风·谷风》即有“毋逝我梁,毋发我笱”之诉,表明此乃家庭主妇执掌的职守,主人公当为女子,与“苏公”又有何涉?至于“伊谁云从?维暴之云”,也与《卫风·氓》之指斥丈夫“言既遂矣,至于暴矣”相似,说的是只有粗暴之性与彼相随,不可望文生义,拉“暴公”来加以附会。诗中又有“尔还而入,我心易也;还而不入,否难知也”之语,点明所斥对象与“我”同住一处,“我”家亦即彼“尔”之家,因此他可以“还”归,还能在庭中“脂车”。倘是指谗毁苏公的“暴公”,则称他的来访为“还”,每“还”必得“入”“我”室中,简直可笑了。所以断此诗写的是苏、暴二公的政治纠葛,多有不通;而从主人公的女子口吻,断其为指斥丈夫狂暴薄幸、弃妻不顾之作,似更恰当。
  这样,读者在《诗经·小雅》中,又结识了一位地位虽有不同,但命运却与《卫风·氓》之主人公相似的可怜弃妇。她当初也许曾有过海誓山盟、夫妇相爱的短暂幸福。但随着秋来春往、珠黄色衰,“其心孔艰”(心思难测正如“氓”之“二三其德”、其心“罔极”)的丈夫,待她便“始者不如今”,粗暴取代了温柔,热恋化作了冷漠。丈夫回到家中,想到的只是上河梁去取鱼虾享用,而对操劳在室的妻子,则连“入”房中慰问一下的兴致都没有。他总是匆匆而来,又匆匆而去(大抵早已有了“外遇”罢)。说他事忙吧,他却能在庭中慢条斯理地油他的车;说他没事吧,却连“遑舍”(止息的闲暇)一夜的功夫都没有。好容易盼得他回来一次,却只给妻子留下暴虐相待的伤痛。想到命运之绳曾将自己和丈夫贯串在一起(“及尔如贯”),相互间理应亲如“埙”、“篪”相和的“伯”、“仲”(古时常以兄弟相亲喻夫妻相谐);而今,丈夫竟连起码的夫妇之礼都不顾了,不能不激得女主人公悲愤难平。在长夜焦灼的“反侧”之中,她终于发出了愤切的诅咒:“为鬼为蜮,则不可得。有靦面目,视人罔极”——你真正是枉然生了一张人脸,心思的险恶莫测,简直胜过鬼蜮呵!
  从诗之结语“作此好歌(因为歌意涉及男女之情,故称),以极反侧”看,此歌作于女主人公长夜难眠的“反侧”之际。诗虽也带有相当的叙事成分,但脉络并不清晰。在充满疑云的反覆诘问中,展出“彼”人的飘忽身影,又穿插进回忆中的种种生活片断,使全诗的结构显得似断非断、散乱飘忽。如果要找一个适当的词汇来说明此诗的表现特点,那就是两个字——“梦幻”。而这,大抵正与女主人公作歌时的“反侧”难眠状况有关。从诗中透露的消息可知,那位薄情丈夫对女主人公的冷遇,无疑已天长日久。每当她望眼欲穿盼其归来时,丈夫却总是迟迟不归;就是归来,也行迹诡秘、形同飘风,出没于庭院、鱼粱之际,只顾着自身的享受,极少有入房与妻子叙叙的诚意。一对往日的燕尔夫妻,竟变得如同陌路之人。
  这些景象,当然会深深烙在女主人公脑际而难以抹去。因此,当她辗转反侧之际、神思恍惚之中,往事今情便可能全化作散乱的片断,梦幻般地涌现在眼前。此诗正适应了这一特定背景,采用叠章和问句、跳荡不定和迅速转换的意象,表现了女主人公似忆似梦间的疑惑与惊诧、痛愤和哀伤。进入女主人公梦思中的对象,明明是她丈夫,她却似乎不认识他,开篇即以“彼何人斯”相询,正绝妙地传达了这种神思恍惚中的迷乱之感。后文的“胡逝我梁,不入唁我”、“我闻其声,不见其身”,更以扑朔迷离之辞,表现了唯有幻梦才带有的视听和思虑特点。女主人公刚想细细审视,幻境却又一变,车影、语声竟化作一团“飘风”,忽东忽西地卷向鱼梁去了;但转眼间,她又似乎看到,丈夫分明还在庭中,正如往日那样悠然自得地“脂车”呢。梦境的飘忽变幻,伴随着女主人公神思恍惚间的疑惑、惊惧、失望和愤懑,一起化作诗行涌现,便产生了这首奇妙、独特的弃妇歌。


相关阅读
1 三十六宫愁重,问谁持金锸,和月都移。掣锁西厢,清尊素手重携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三十六宫愁重,问谁持金锸,和月都移。掣锁西厢,清尊素手重携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声声慢咏桂花》,其古诗全文如下: 蓝云笼晓,玉树悬秋,交加金钏霞枝。人起昭阳,禁 【查看全文】

2 聊对旧节传杯,尘笺蠹管,断阕经岁慵赋。小蟾斜影转东篱,夜冷残蛩语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聊对旧节传杯,尘笺蠹管,断阕经岁慵赋。小蟾斜影转东篱,夜冷残蛩语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霜叶飞重九》,其古诗全文如下: 断烟离绪。关心事,斜阳红隐霜树。半壶秋水荐 【查看全文】

3 沉吟日落寒鸦起,却望柴荆独自回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沉吟日落寒鸦起,却望柴荆独自回出自宋朝诗人朱熹的作品《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其古诗全文如下: 惆怅江头几树梅,杖藜行绕去还来。 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依旧开。 折寄 【查看全文】

4 释子身心无垢纷,独将衣钵去人群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释子身心无垢纷,独将衣钵去人群出自唐朝诗人皇甫冉的作品《同李万晚望南岳寺怀普门上人》,其古诗全文如下: 释子身心无垢纷,独将衣钵去人群。 相思晚望松林寺,唯有钟声出白 【查看全文】

5 杨柳青青沟水流,莺儿调舌弄娇柔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杨柳青青沟水流,莺儿调舌弄娇柔出自元朝诗人元好问的作品《杨柳杨柳青青沟水流》,其古诗全文如下: 杨柳青青沟水流,莺儿调舌弄娇柔。 桃花记得题诗客,斜倚春风笑不休。 【注 【查看全文】

6 既载清酤,赉我思成。亦有和羹,既戒既平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既载清酤,赉我思成。亦有和羹,既戒既平出自于诗经作品《烈祖》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嗟嗟烈祖!有秩斯祜。申锡无疆,及尔斯所。 既载清酤,赉我思成。亦有和羹,既戒既平。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