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翘金缕双鸂鶒,水纹细起春池碧”出自唐朝诗人温庭筠的作品《菩萨蛮·翠翘金缕双鸂鶒》,其古诗全文如下:
翠翘金缕双鸂鶒,水纹细起春池碧。池上海棠梨,雨晴红满枝。
绣衫遮笑靥,烟草粘飞蝶。青琐对芳菲,玉关音信稀。
【注释】
⑴菩萨蛮: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亦作“菩萨鬘”,“子夜歌”“重叠金”等。双调四十四字,前后阕均两仄韵转两平韵。
⑵翠翘:翠绿色的尾羽。金缕:金色羽毛。鸂鶒:水鸟,似鸳鸯而比鸳鸯略大,多紫色,喜雌雄并游,又名紫鸳鸯。
⑶海棠梨:又名海红、甘棠,二月开红花,八月果熟。一说就是海棠花,又一说即棠梨。
【翻译】
一对鸂鶒鸟儿,身上披拂着灿烂的金色花纹,翘起它们那双翠绿的尾巴,在春水溶溶、碧绿滢滢的池面上,掀起了层层的水纹。岸边海棠花开,一阵潇潇春雨过后,天放晴了,红花满枝,滴着清亮的水珠儿,更加艳丽。一位美丽的少女,乍出现在一个心有所悦但却陌生的男人面前。不由自主地抿嘴一笑,却露出了那一对可爱的酒窝儿,于是她赶紧用绣衫遮住了,恰如飞蝶迷恋于阳春烟景。华贵之家,芳菲时节,景物依旧,可是,当日春游之人,今已远戍边塞,而且连个信儿都没有。
【赏析】
此词上阕描写了一个春色满园、生意盎然而又充满着无限幽情的环境。鸂鶒,是如鸳鸯一样成双成对儿的象征爱情的鸟。有说:“此以鸂鶒之成双,喻闺人之独处。”从全词看,并非如此。这两句写景极其鲜艳,而暗含着欢情,是人眼中之所见。景物本身是令人赏心悦目的。下两句把满园春色的景物由动物而到植物,由水面而到池上。这两句的关键在“雨晴红满枝”。如丝的春雨飘洒之后,天色初晴,不仅没有落红满地,而是“红满枝”。有“春色满园关不住”的感觉。
如果如苏东坡所说“能道得眼前真景,便是佳句”(钱泳《履园谭诗》),上阕的四句正是这样。它由美丽成双、金缕其身、翠绿其尾的鸂鶒鸟,而到它们在春池中掀起粼粼水纹,两情欢洽;再由池及岸,树上棠梨花开,雨后新晴,红花满枝;景色幽美,气象清新。布局有动(前二句)有静(后二句),设色有浓(一、四句)有淡(二、三句)。陈匪石称温词《菩萨蛮》“语语是景,语语即是情”(《旧时月色斋词谭》)。从这四句看,正是用此明媚春光、佳景良辰,来衬托人情的欢愉。因为“言情之词,必藉景色映托,乃具深宛流美之致”(吴衡照《莲子居词话》)。此处的着力写景为下阕的意味浓醇奠定基础。
“绣衫遮笑靥,烟草粘飞蝶”。至此,才出现了人物。她红润的两腮上,有一对酒窝儿。写一个少女的娇羞,既有形,又有神;既有动作,又有对动作的掩饰;既有乍见时的内心欢悦,又有猛然引起的内心慌乱,这五个字形神兼备地写出了少女那颗欢悦却又不平静的心。
沈祥龙《论词随笔》提出:“词有三要,曰情,曰韵,曰气。情欲其缠绵,其失也靡。韵欲其飘逸,其失也轻。气欲其动宕,其失也放。”这句表现情,确很“缠绵”,但是不“靡”;表现韵(味),确很飘逸,但是不“轻”(浮);表现气(声气),确很“动宕”,但是不“放”(荡)。从词的结构说,这句是全首的关键。
久雨南湖涨,新晴北客过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作品《湖亭望水》,其古诗全文如下: 久雨南湖涨,新晴北客过。 日沉红有影,风定绿无波。 岸没闾阎少,滩平船舫多。 可怜心赏处, 【查看全文】
2 高树临清池,风惊夜来雨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高树临清池,风惊夜来雨出自唐朝诗人柳宗元的古诗作品《雨后晓行独至愚溪北池》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宿云散洲渚,晓日明村坞。 高树临清池,风惊夜来雨。 予心适无事,偶 【查看全文】
3 还家万里梦,为客五更愁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还家万里梦,为客五更愁出自唐朝诗人张谓的古诗作品《同王徵君湘中有怀》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八月洞庭秋,潇湘水北流。 还家万里梦,为客五更愁。 不用开书帙,偏宜上酒 【查看全文】
4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出自宋朝诗人晏殊的作品《中 秋月》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翻译】 中秋 【查看全文】
5 红旗开向日,白马骤迎风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红旗开向日,白马骤迎风出自唐朝诗人张祜的作品《观徐州李司空猎》,其古诗全文如下: 晓出郡城东,分围浅草中。 红旗开向日,白马骤迎风。 背手抽金镞,翻身控角弓。 万人齐指 【查看全文】
6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出自唐朝诗人刘禹锡的古诗作品《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