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蒙春风荣,生此艳阳质”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古风·桃花开东园》,其古诗全文如下:
桃花开东园,含笑夸白日。
偶蒙春风荣,生此艳阳质。
岂无佳人色?但恐花不实。
宛转龙火飞,零落早相失。
讵知南山松,独立自萧飋。
【注释】
⑴荣:开花。
⑵生:一作“矜”。艳阳质:青春美貌。
⑶“宛转”句:谓大火星西降,暑气渐退,秋天将至。宛转:变化。龙火:旧谓东方苍龙七宿,心为七宿之一。心宿又名火。故称为龙火,亦称大火星。夏历五月黄昏,见于正南,位置最高,至夏历七月黄昏,位置逐渐西降,知暑渐退而秋将至。
【翻译】
东园盛开的桃花,在白日下含笑自我夸耀。它不过是偶逢春风之吹拂,而开出艳丽的花朵罢了。真花岂不似佳人那样美艳?但恐是只会开花而不能结果。等到火星西降秋风渐起之时,它早就零落消失了。哪如彼南山之青松,傲然独立于山顶之上,一任秋风之萧瑟而不改其色。
【赏析】
特立而独行,这是封建社会里许多志趣比较高洁的知识分子所追求的一种品格。他们往往借诗这种艺术形式托物言志。李白这首诗也是这样。他选择了桃花和松柏进行描写,以表达他所要表达的意思,并使之产生一种艺术效果。
桃花,在诗词中,有些从正面取用,有些则从反面,不一而足。在李白以前,主要是从正面取用,取其秾丽,以喻美人。《诗经》上说:“何彼秾矣,花如桃李。”又说:“桃之天夭,灼灼其华。”后来,一些为桃而写的诗、赋、颂,如梁简文帝《咏初桃》、晋傅玄《桃赋》、江淹《桃颂》,都是从这方面着眼的。至于松柏,一般都从正面取用,取其不为霜雪所摧,似乎表现了一种坚贞的志节。所谓“岁寒而后知松柏之后凋。”李白也是有取于这一点的。李白把桃的因春而荣与松的经冬不凋相对比,以表达上述的意思。这是一种新的创试。
取桃与松比,先写桃,后写松;以多数的句子写桃,而只以两句写松。写桃,在空间上置之东园,用阮籍句:“东园桃与李”,在时间、气候上置之白日之下。白日,指太阳,亦指日间。宋玉《神女赋·序》:“其始来也,耀乎若白日初出照屋梁”。后来的刘廷芝《公子行》便说:“的的朱帘白日映,娥娥玉颜红粉妆。”在如此美好的空间和时间,桃花含笑开放。《史通》:“今俗文士谓‘鸟鸣为啼,花发为笑。”用王国维的话说,这里着一“笑”字“境界全出。”再着一“夸”字,就把“桃花”此时此地的内在世界和盘托出了。“夸白日”,可以理解为在白日照临下向人夸耀,亦可理解为向着明丽而和暖的太阳夸耀。如果按后者理解,那就更为可笑了。这给人的想像是很多的。凭什么夸耀?
项王气盖世,紫电明双瞳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登广武古战场怀古》,其古诗全文如下: 秦鹿奔野草,逐之若飞蓬。 项王气盖世,紫电明双瞳。 呼吸八千人,横行起江东。 赤精斩 【查看全文】
2 寒地生材遗校易,贫家养女嫁常迟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寒地生材遗校易,贫家养女嫁常迟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作品《晚桃花》,其古诗全文如下: 一树红桃亚拂池,竹遮松荫晚开时。 非因斜日无由见,不是闲人岂得知。 寒地生材遗校易, 【查看全文】
3 依前圣以节中兮,喟凭心而历兹翻译赏析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依前圣以节中兮,喟凭心而历兹出自屈原的古诗作品《离骚》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 【查看全文】
4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古诗作品《长恨歌》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 【查看全文】
5 天山雪云常不开,千峰万岭雪崔嵬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天山雪云常不开,千峰万岭雪崔嵬出自唐朝诗人岑参的作品《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其古诗全文如下: 天山雪云常不开,千峰万岭雪崔嵬。 北风夜卷赤亭口,一夜天山雪更厚。 能兼汉 【查看全文】
6 一朵鞓红,宝钗压髻东风溜。年时也是牡丹时,相见花边酒。初试夹纱半袖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一朵鞓红,宝钗压髻东风溜。年时也是牡丹时,相见花边酒。初试夹纱半袖出自宋朝诗人孙惟信的作品《烛影摇红一朵鞓红》,其古诗全文如下: 一朵鞓红,宝钗压髻东风溜。年时也是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