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山水奇八九,独秀峰尤冠其首”出自清朝诗人袁枚的作品《独秀峰·来龙去脉绝无有》,其古诗全文如下:
来龙去脉绝无有,突然一峰插南斗。
桂林山水奇八九,独秀峰尤冠其首。
三百六级登其巅,一城烟水来眼前。
青山尚且直如弦,人生孤立何伤焉。
【注释】
(1)独秀峰:位于桂林市中心,以平地孤拔,无他峰相对,故名。
(2)来龙去脉:旧时堪舆(风水先生)以山势为龙,以山势起伏连绵为龙脉。
(3)南斗:星宿名,在南天。
(4)伤:妨碍。
【翻译】
全然找不到来龙去脉,只见一座高峰突然出现,高耸入云,直插南斗星。桂林山水本来十有八九奇绝卓异,而独秀峰更是首屈一指。几百级台阶拾级而上到达巅峰,尽览全城风光,但见轻雾弥漫,碧波荡漾。青山尚且可以矗立如琴弦,人生孤立无援又有何感伤。
【赏析】
《独秀峰》是袁枚晚年重游桂林所作,虽然诸家选评赏析极少,几乎被人遗忘,但细读之,仍然可以从中鲜明地感受到“性灵”说的审美追求。
题名为“独秀峰”,但诗人并未平铺直叙,作一般性的平实说明,而是以“来龙去脉绝无有,突然一峰插南斗”这种突兀的笔触,夸饰性的语言,横空劈来。一个“插”字,逼真地写出诗人与独秀峰不期而遇时敏锐而又独特的审美感受,显示了独秀峰的动态美;也生动地突现出独秀峰孤峰横插、直冲云霄的不凡气势。同时,还由孤立的山,联想到孤立的人生,发出青山尚且劲直、人生何必感伤的兴叹,表达了一种积极、乐观、向上的情怀。
这首诗极言独秀峰孤兀参天,并寄寓了孤高自守的高尚追求。作者先写从远处遥望独秀峰,好似插入青天的利剑,高峻笔直,甲天下的桂林山水奇景多多,却远不如这一峰雄伟奇特。拾级而上,俯视天下,一城烟水浩渺无边,胸襟亦为之开阔。观景生情,奇景感染着像独秀峰一般孤高傲岸清俊的诗人。前三联蓄足情势,尾联水到渠成抒发了“青山尚且直如弦,人生孤立何伤焉?”的豪迈感慨。
这首诗歌化静为动,以动写静,增强动感,化无形为有形,赋予静态的独秀峰以动感的形象,展现了“绝无有”的“插南斗”之势。“插”字用得妙,妙在化静为动,山由无到有、到直冲云天的过程被动态的呈现出来,生动形象地描写了独秀峰的独特姿态。
相关阅读
1 五月临平山下路,藕花无数满汀州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五月临平山下路,藕花无数满汀州出自唐朝诗人道潜的古诗作品《临平道中》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风蒲猎猎弄清柔,欲立蜻蜓不自由。 五月临平山下路,藕花无数满汀州。 【注 【查看全文】
2 榴花满盏香,金缕多情曲。且尽眼中欢,莫叹时光促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榴花满盏香,金缕多情曲。且尽眼中欢,莫叹时光促出自宋朝诗人晏几道的作品《生查子官身几日闲》,其古诗全文如下: 官身几日闲,世事何时足。君貌不长红,我鬓无重绿。 榴花满 【查看全文】
3 会须上番看成竹,客至从嗔不出迎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会须上番看成竹,客至从嗔不出迎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古诗作品《咏春笋》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无数春笋满林生,柴门密掩断人行。 会须上番看成竹,客至从嗔不出迎。 【注释 【查看全文】
4 海风吹瘦骨,单衣冷四月出榆关。看地尽塞垣,惊沙北走,山侵溟渤,叠障东还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海风吹瘦骨,单衣冷四月出榆关。看地尽塞垣,惊沙北走,山侵溟渤,叠障东还出自清朝诗人张惠言的作品《风流子海风吹瘦骨》,其古诗全文如下: 海风吹瘦骨,单衣冷四月出榆关。 【查看全文】
5 无论君不归,君归芳已歇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无论君不归,君归芳已歇出自唐朝诗人谢朓的作品《王孙游绿草蔓如丝》,其古诗全文如下: 绿草蔓如丝,杂树红英发。 无论君不归,君归芳已歇。 【注释】 ①蔓:蔓延。 ②英:花。 【查看全文】
6 万里无人收白骨,家家城下招魂葬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万里无人收白骨,家家城下招魂葬出自唐朝诗人张籍的作品《征妇怨》,其古诗全文如下: 九月匈奴杀边将,汉军全没辽水上。 万里无人收白骨,家家城下招魂葬。 妇人依倚子与夫,同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