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10:46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出自宋朝诗人杨万里的作品《插秧歌》,其古诗全文如下: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注释】
  ⑷胛:肩胛骨。这里指肩膀。
  ⑸渠:他,代词。朝餐:吃早饭。半霎:很短的时间。
  ⑹莳:移栽植物。这里指插秧。匝:满。未匝:指这块田里还没有栽插完毕。
  【翻译】
  全家人一起忙农活,小儿子负责拔秧,田妇负责接秧,农夫负责抛秧,大儿子负责插秧。斗笠就像打仗用的头盔,蓑衣就像打仗穿的盔甲,雨下的很大,从头湿到了肩膀。有人来叫他们吃早饭,让他们歇那么小小一会儿,却无人动作,无人答话,似乎对田埂上的呼唤置若罔闻,连抬头看一眼的工夫也没有,继续低着头弯着腰干着活。抢插的工作还未结束,种下秧苗也尚未挺拔,你得管好家里的鹅与鸭,免得它们糟蹋庄稼。
  【赏析】
  五、六两句“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前句是个无主兼语句,“唤”的主语没有写出,按诗意应是位老妪或老翁。后句是个无主连动句,按诗意,主语应是“大儿”,还极可能包括完成了本职活茬的田夫、田妇和小儿。一家人干活绝无唱过一口便袖手看戏的道理。老人来叫他们吃早饭,(抢插何其早,自在其中),让他们歇那么小小一会儿,却无人动作,无人答话,似乎对田埂上的呼唤置若罔闻,连抬头看一眼的工夫也没有。不如此,便写不出抢插的紧张程度。
  结句“秧根未稳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似乎是田夫对送饭老人的回答:“您瞧这稻苗还不栽稳,再说这块田还没插完,您把饭放这儿,我们呆会儿就吃,您得赶紧回去照看好那帮鸡鸭鹅们,它们要来到田里,可就糟了。”


相关阅读
1 记得西楼凝醉眼,昔年风物似如今。只无人与共登临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记得西楼凝醉眼,昔年风物似如今。只无人与共登临出自宋朝诗人贺铸的作品《减字浣溪沙秋水斜阳演漾金》,其古诗全文如下: 秋水斜阳演漾金。远山隐隐隔平林。几家村落几声砧。 【查看全文】

2 贱日岂殊众,贵来方悟稀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贱日岂殊众,贵来方悟稀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古诗作品《西施咏》之中,其全诗文如下: 艳色天下重,西施宁久微。 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 贱日岂殊众,贵来方悟稀。 邀人傅粉粉 【查看全文】

3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出自唐朝诗人方岳的古诗作品《春思》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注释】 【查看全文】

4 谁知明镜里,形影自相怜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谁知明镜里,形影自相怜出自唐朝诗人张九龄的古诗作品《照镜见白发》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宿昔青云志,蹉跎白发年。 谁知明镜里,形影自相怜。 【注释】 1、谁知:谁知道 【查看全文】

5 孤嶂秦碑在,荒城鲁殿馀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孤嶂秦碑在,荒城鲁殿馀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古诗作品《登兖州城楼》第五六句,其全文如下: 东郡趋庭日,南楼纵目初。 浮云连海岱,平野入青徐。 孤嶂秦碑在,荒城鲁殿馀。 从来 【查看全文】

6 二十五弦弹夜月,不胜清怨却飞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二十五弦弹夜月,不胜清怨却飞来出自唐朝诗人钱起的古诗作品《归雁》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潇湘何事等闲回,水碧沙明两岸苔。 二十五弦弹夜月,不胜清怨却飞来。 【注释】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