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日苦多闲日少,新愁常续旧愁生。客中无伴怕君行”出自宋朝诗人陆游的作品《浣溪沙·和无咎韵》,其古诗全文如下:
懒向沙头醉玉瓶,唤君同赏小窗明。夕阳吹角最关情。
忙日苦多闲日少,新愁常续旧愁生。客中无伴怕君行。
【注释】
①浣溪沙:有的本子词调作“浣沙溪”。查词律、词谱,《浣溪沙》一调并无“浣沙溪”的别名,当系传抄之误。
②和无咎韵:韩元吉,字无咎,号南涧,南宋许昌(今河南省许昌市)人,官至吏部尚书。与陆游友善,多有唱和,工词,有 《南涧甲乙稿》。陆游这首《浣溪沙》是和词,韩元吉的原唱不见于他的词集,恐已亡佚。
③"懒向沙头醉玉瓶"又作"漫向寒炉醉玉瓶"。玉瓶:此处指酒瓶,称玉瓶,是美化的修辞手段。
④同赏:一同欣赏。
⑤夕阳吹角:黄昏时分吹起号角。
⑥关情:牵动情怀。
⑦闲日:休闲的日子。
⑧新愁:新添的忧愁。
【翻译】
懒得再去沙洲边饮酒,和你一起欣赏窗外风景。黄昏时分吹起的号角最能牵动情怀。忙碌的日子很苦,休闲的日子很少;新添的忧愁往往在旧愁中生出。他乡没有友人陪伴,害怕你去远行。
【赏析】
陆游与韩元吉在镇江相聚两月,登临金、焦、北固,观江景、 饮美酒的机会一定是很多的,在即将离别之际,更感到相聚时间的宝贵,多在一起说说话,比什么都强,正是在这种情况之下,才会有“懒向沙头醉玉瓶”一句。这一句是有所本的,杜甫的《醉歌行》有句云:“酒尽沙头双玉瓶,众宾皆醉我独醒。乃知贫贱别更苦,吞声踯躅涕泪零。”这首词的头一句即由此而来,不但词语极相近似,而且透露了分手离别的含意。既然懒得再去观景饮酒,那么,更好的选择就是“唤君同赏小窗明,夕阳吹角最关情”了。夕阳引发依恋之情,暮角引发凄凉之感,此情此感共同组成了一种适于促膝倾谈的环境气氛,所以说它“最关情”。但此时的“情”究竟是什么,却因为它的千头万绪而难以表述得清晰具体。
《浣溪沙》的下片头两句,大都要求对偶,故而往往是作者最着力的地方。陆游写在这儿的对联虽然浅显如同白话,但其说忙说愁仍是概括笼统,并不得其具体要领。写到最后“客中无伴怕君行”一句,则以其直言无隐、真情流露打动读者,并将依依惜别之情和盘托出。
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出自唐朝诗人杜牧的古诗作品《长安秋望》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 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注释】 1、气势:景象、气派 【查看全文】
2 谓从丹霄落,乃是故乡亲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谓从丹霄落,乃是故乡亲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门有车马客行》,其古诗全文如下: 门有车马宾,金鞍耀朱轮。 谓从丹霄落,乃是故乡亲。 呼儿扫中堂,坐客论悲辛。 对酒两不饮 【查看全文】
3 昆吾御宿自逶迤,紫阁峰阴入渼陂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昆吾御宿自逶迤,紫阁峰阴入渼陂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秋兴昆吾御宿自逶迤》,其古诗全文如下: 昆吾御宿自逶迤,紫阁峰阴入渼陂。 香稻啄馀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佳人拾 【查看全文】
4 遥认断桥幽径,隐隐渔村,向晚孤烟起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遥认断桥幽径,隐隐渔村,向晚孤烟起出自宋朝诗人柳永的作品《诉衷情近雨晴气爽》,其古诗全文如下: 雨晴气爽,伫立江楼望处。澄明远水生光,重叠暮山耸翠。遥认断桥幽径,隐 【查看全文】
5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出自于诗经作品《七月》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七月 【查看全文】
6 远目伤心楼上山。愁里长眉,别后峨鬟。暮云低压小阑干。教问孤鸿,因甚先还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远目伤心楼上山。愁里长眉,别后峨鬟。暮云低压小阑干。教问孤鸿,因甚先还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一剪梅赠友人》,其古诗全文如下: 远目伤心楼上山。愁里长眉,别后峨鬟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