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尺屏风,可超而越”出自先秦诗人无名氏的作品《琴女歌·罗縠单衣》,其古诗全文如下:
罗縠单衣,可掣而绝。
八尺屏风,可超而越。
鹿卢之剑,可负而拔。
【翻译】
丝绸单衣轻飘飘,一拉就可以断裂;八尺屏风不算高,一跳就可以超越;鹿卢宝剑长虽长,转到背后可拔出。
【鉴赏】
《琴女歌》是荆轲刺秦过程中的一支插曲。《燕丹子》说:“荆轲刺秦王,右手执匕首,左手把其袖,秦王曰:‘乞听琴声而死。’琴女奏曲……王从其计。轲不解,故及于难。”这段记载说明,秦王在千钧一发之际,向荆轲提出“听琴而死”的请求,原来包含着祸心,是一个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阴谋;荆轲过于心慈手软,轻信敌人,以致功败垂成,付出血的代价;在这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的,则是与秦王配合默契的琴女,一曲由她自编、自演、自唱的琴歌,不仅扭转了秦王与荆轲对峙的形势,而且还彻底地改变了秦王与荆轲的命运,改写了秦朝的历史。
琴歌的歌词分三段,用整齐的排比句构成,每段八个字,末一字押韵;音乐上是采用同一曲调进行的三次复沓。三段歌词,依次提出了改变处境的三条计策。第一段歌词,说的是脱离接触。当时荆轲正右手举着匕首对准秦王,左手抓住秦王的衣袖,所以琴女提出秦王可以使一把劲,把袖子扯断——挣脱对方的直接控制,这是摆脱死亡威胁的最为紧迫的一步,故于第一遍唱词中首先提出。第二段歌词,说的是紧急逃离。如果在挣脱直接控制之后,呆立在原处,那就仍然没有摆脱死亡的威胁。所以,琴女又接着告诉秦王,大殿之上用于隔离、装饰的屏风并不高,不过三尺而已,可以纵身跳过去逃开。第三段歌词,说的是拔剑自卫。在与对手拉开距离之后,也就赢得了转败为胜的宝贵时间,当对方追来时,抽出佩剑抵御进攻就成了关键的问题。古代随身佩带的宝剑,剑刃较长,不容易将剑拔出剑鞘;秦王在荆轲的突然袭击面前,一时惊惶失措,无法将紧插在剑鞘中的长剑拔出。所以,琴女最后又点拨秦王,让他把宝剑转到身后,这样,上方空间较大,就容易拔剑了。三段歌词,正好构成了从“挣脱”到“逃离”、再到“反击”这样三个环节组成的一支改变秦王命运的转败为胜的三部曲。
故事中的琴女,无疑是一位才智出众的巾帼英雄。在荆轲的副手、燕国勇士秦舞阳尚且要“色变振恐”(《史记·刺客列传》)的秦庭之上,在荆轲挟持秦王的千钧一发之际,琴女竟能处变不惊,用荆轲听不懂的秦方言,借歌声吐词清晰地向秦王传递应变的高明计策,其大智大勇,已远在秦王、荆轲之上,更无论秦舞阳了。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旧社会里,在我国古代众多的文学作品中,女子以其聪明才智被作为正面人物受到歌颂的,有如凤毛麟角;而在《琴女歌》中,竟然出现了这样一位惊世绝俗的奇女子形象,应该说是十分难能可贵、值得大书而特书的。创造了一位奇女子的形象,这是《琴女歌》在文学上的主要贡献,是这首短歌的主要价值所在。
至于《燕丹子》中记载的这一故事的真实性究竟如何,却是大可怀疑的。面对荆轲的匕首,慌乱中的秦王是否有可能急中生智,提出听琴的要求?即使秦王提了,荆轲在这紧要关头,面对自己即将到手的猎获物,会不会突然大发慈悲?再退一步,即使召来了琴女,她是否能即刻编就并唱出这样一首改变秦王命运、也改写秦朝历史的智慧之歌?《史记·刺客列传》记述荆轲刺秦王时不提琴女与《琴女歌》;秦王在这一行刺事件之后赏赐功臣时,认定立第一大功的是掷药囊击荆轲的御医夏无且,并说:“无且爱我,乃以药囊提荆轲也。”如果真是琴女令他绝处逢生,那么,首功当改属琴女;除了给予破格封赏外,“论功若准平吴例”(元好问《论诗三十首》),如果仿效当年越王勾践因范蠡为平定吴国立下大功而为其铸金像的先例,甚至还应该为琴女铸造金像立于朝廷之上呢。《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在论及《燕丹子》一书时说:“其文实割裂诸书燕丹、荆轲事杂缀而成。其可信者已见于《史记》,其他多卑诞不可信。”这样看来,《史记》之不取琴女与《琴女歌》等记载,当是由于其“卑诞不可信”的缘故。《四库全书》将《燕丹子》一书归入《子部·小说家类》而不入《史部》,这也是对此书多虚构成分的一种总体上的论定。又,《燕丹子》一书,据《四库全书》考证,其产生时间应在东汉应劭、王充之后而在唐代之前。将《琴女歌》看成先秦时期的作品,主要是考虑到不能完全排除此歌及其相关故事在《燕丹子》成书以前早已在民间流传的可能性,故而从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列入先秦诗加以评析。
相关阅读
1 药条药甲润青青,色过棕亭入草亭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药条药甲润青青,色过棕亭入草亭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绝句四首药条药甲润青青》,其古诗全文如下: 药条药甲润青青,色过棕亭入草亭。 苗满空山惭取誉,根居隙地怯成形。 【查看全文】
2 遍九阳、相将游冶。骤香尘、宝鞍骄马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遍九阳、相将游冶。骤香尘、宝鞍骄马出自宋朝诗人柳永的作品《柳初新东郊向晓星杓亚》,其古诗全文如下: 东郊向晓星杓亚。报帝里,春来也。柳抬烟眼。花匀露脸,渐觉绿娇红姹 【查看全文】
3 酒醒后,泪花销凤蜡,风幕卷金泥。砧杵韵高,唤回残梦,绮罗香减,牵起余悲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酒醒后,泪花销凤蜡,风幕卷金泥。砧杵韵高,唤回残梦,绮罗香减,牵起余悲出自宋朝诗人周邦彦的作品《风流子枫林凋晚叶》,其古诗全文如下: 枫林凋晚叶,关河迥,楚客惨将归 【查看全文】
4 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出自唐朝诗人岑参的古诗作品《碛中作》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 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 【注释】 【查看全文】
5 当时张范风流在,况一尊浮雪。莫问世间何事、与剑头微吷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当时张范风流在,况一尊浮雪。莫问世间何事、与剑头微吷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好事近烟外倚危楼》,其古诗全文如下: 烟外倚危楼,初见远灯明灭。却跨玉虹归去、看洞天星月 【查看全文】
6 渐新鹅映柳,茂苑锁、东风初掣。馆娃旧游,罗襦香未灭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渐新鹅映柳,茂苑锁、东风初掣。馆娃旧游,罗襦香未灭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六丑壬寅岁吴门元夕风雨》,其古诗全文如下: 渐新鹅映柳,茂苑锁、东风初掣。馆娃旧游,罗襦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