怨调慢声如欲语,一曲未终日移午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12:10

  “怨调慢声如欲语,一曲未终日移午”出自唐朝诗人岑参的作品《秦筝歌送外甥萧正归京》,其古诗全文如下:
  汝不闻秦筝声最苦,五色缠弦十三柱。
  怨调慢声如欲语,一曲未终日移午。
  红亭水木不知暑,忽弹黄钟和白纻。
  清风飒来云不去,闻之酒醒泪如雨。
  汝归秦兮弹秦声,秦声悲兮聊送汝。
  【注释】
  ①秦筝:古秦地(今陕西一带)产的一种弦乐器。筝,一种弦乐器。
  ②“汝不闻”两句:说秦筝五色十三弦,声音最为悲苦。五色,涂成五色。缠弦,将弦缠在筝上。十三柱,十三根缠弦的支柱。
  ③“怨调”两句:说秦筝声调幽怨缓慢,好似向人倾诉衷肠,一曲尚未弹完,天色就已近午时。如欲语,好似向人倾诉。
  ④“红亭”两句:说在池水树木环绕的空气清爽的红亭上,秦筝忽又弹起《黄钟》和《白经》两支曲子。不知暑:不觉有暑天的炎气。
  ⑤“清风”两句:说秦筝声音悠扬,如清风飒飒而来,天上的云彩也停下来倾听;至于送客的人们就更被这声音从醉中唤醒而泪如雨下。云不去,云彩为秦筝声吸引而不愿离去。
  ⑥“汝归”两句,说肖正要归长安,故为他弹出秦地乐曲,聊以相送。秦,指地处秦地的长安。聊,聊以,姑且。汝,你。
  【翻译】
  你没听说秦筝声音最苦,五色琴弦缠着十三琴柱。曲调幽怨缓慢如泣如诉,一曲尚未弹完天已近午。红亭池水树木不觉暑气,秦筝忽又弹起黄钟白纻。清风飒飒云彩停留不动,客人醒过酒来泪下如雨。你归秦地为你弹奏秦声,秦声悲哀啊,送你上路。
  【赏析】
  这首诗以秦筝为题作歌写送别。全诗可分为三层。
  诗的前四句主要写秦筝的音调特色。以“汝不闻”点明此歌乃是为肖正而作,并且强调秦筝,引起全诗,“苦”,概括了秦筝声调的特色。次句又以秦筝构造的复杂暗示曲调将不同寻常。三、四两句则具体写秦筝的声音特色,先直接写声调的幽怨沉缓,然后又以时间的推移写曲调的悠远绵长,人们预知秦筝将奏出动人的曲子。
  诗的次四句写送别时弹奏秦筝。先点明水绕树合的红亭,是送别的环境,也是弹筝的环境。次点出所弹曲调为‘黄钟乐》和《白芝曲》。然后集中写秦筝的音乐效果:清风飒飒而来,浮云停滞不动。“飒”,透露出凄怨,“云不去”反映出缠绵难舍。这两句不仅用自然界的景物形象写出秦筝之声,而且以物之尚且有知’,衬托了人之不能无感,遂有“闻之酒醒泪如雨”一句,来写秦筝声引起的惆怅别情。
  诗的最后两句点明“送”字。归秦地而作秦声,歌题是恰切的。结尾“汝”字与开头“汝7字相呼应,强调“送汝”,而一个“悲”字呼应开头的“苦”字,写出借秦筝传达出的悲苦不忍别离的心情。其中似也包含着弃置州县,难以归京的苦闷。
  这首诗情调悲切婉转,催人泪下,韵脚也低沉凝重,突出地表达了诗人送别时凄怆悲苦的心绪。


相关阅读
1 唯余岩下多情水,犹解年年傍驿流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唯余岩下多情水,犹解年年傍驿流出自唐朝诗人罗隐的古诗作品《筹笔驿》第七八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抛掷南阳为主忧,北征东讨尽良筹。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千里山 【查看全文】

2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出自唐朝诗人贾岛的古诗作品《寻隐者不遇》第一二句,其全诗文如下: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注释】 ⑴寻:寻访。隐者: 【查看全文】

3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出自当代文学家毛泽东的古诗作品《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 【查看全文】

4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出自当代诗人徐志摩的作品《再别康桥》,其古诗全文如下: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 那河畔的金柳,是 【查看全文】

5 洒尽无端泪,莫因他、琼楼寂寞,误来人世。信道痴儿多厚福,谁遣偏生明慧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洒尽无端泪,莫因他、琼楼寂寞,误来人世。信道痴儿多厚福,谁遣偏生明慧出自清朝诗人纳兰性德的作品《金缕曲简梁汾》,其古诗全文如下: 洒尽无端泪,莫因他、琼楼寂寞,误来 【查看全文】

6 欲从灵氛之吉占兮,心犹豫而狐疑翻译赏析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欲从灵氛之吉占兮,心犹豫而狐疑出自屈原的古诗作品《离骚》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