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山在何处,昨日梦清溪”出自唐朝诗人岑参的作品《早发焉耆怀终南别业》,其古诗全文如下:
晓笛引乡泪,秋冰鸣马蹄。
一身虏云外,万里胡天西。
终日见征战,连年闻鼓鼙。
故山在何处,昨日梦清溪。
【注释】
⑸鼓鼙:战鼓,这里指征战之事。鼙,鼓的一种。
⑹故山:指岑参隐居的终南山。
⑺清溪:指终南山的小溪流。
【翻译】
破晓的笛声催下我思乡的泪滴,秋日的冰水响过了奔驰的马蹄,我孤单一人置身于西北的塞外,几万里途程我处在遥远的天西。终日里只见边塞上不断的征战,连年来只听军队中战鼓的敲击;亲爱的家乡你如今究竟在何处?昨日的梦中我又回故乡的清溪。
【赏析】
“终日见征战,连年闻鼓鼙”,上句从所见,下句从所闻写边塞上单调而又连续不断的征战生活。当诗人置身于这种生活之中的时候,他就发现,这种生活与作者自己原来的想象有一定的距离,并不是那样浪漫的。马上颠簸,飘忽无定,乡路迢迢,归家无期,诗人是不可能不时而生出对故乡的怀念和对征战生活的厌倦情绪的。从某一方面说,这也反映了戍边将士对长期征战的厌倦及对和平安定的眷恋。
诗的最后两句写思念故乡,形之梦寐。“故山”点出“怀”的对象,“今”承上文眼前景,“何在”启下句故乡景,用一问退出一“梦”,突出表现了对家乡之不能不时时萦怀。并且,“昨日梦”和今“晓笛”相呼应,反映了诗人之所以闻笛而落泪,并不是凭空的,而是以他对故乡的深沉思念为基础的。写到这里,“早发焉耆怀终南别业”这个题目所点示的几层意思,尤其是贯穿全诗的“怀”字,就表现得十分完满而又含蓄了。
全诗从“早发”落笔,层层写来,宛转赴题,情景交融,层次井然,感情十分深沉。
相关阅读
1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出自晋朝诗人屈原的作品《渔父》,其古诗全文如下: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 【查看全文】
2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翻译赏析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出自唐朝诗人杜牧的古诗作品《阿房宫赋》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 【查看全文】
3 烟色如云白,流来野寺前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烟色如云白,流来野寺前出自宋朝诗人江湜的作品《山寺夜起》,其古诗全文如下: 月升岩石巅,下照一溪烟。 烟色如云白,流来野寺前。 开门惜夜景,矫首看霜天。 谁见无家客,山 【查看全文】
4 若非巾柴车,应是钓秋水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若非巾柴车,应是钓秋水出自唐朝诗人邱为的古诗作品《寻西山隐者不遇》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绝顶一茅茨,直上三十里。 叩关无僮仆,窥室惟案几。 若非巾柴车,应是钓秋水。 【查看全文】
5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出自唐朝诗人刘禹锡的古诗作品《陋室铭》的第九十句,其全文如下: 【原文】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 【查看全文】
6 今日乱离俱是梦,夕阳唯见水东流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今日乱离俱是梦,夕阳唯见水东流出自唐朝诗人韦庄的古诗作品《忆昔》第七八句,其全文如下: 昔年曾向五陵游,子夜歌清月满楼。 银烛树前长似昼,露桃华里不知秋。 西园公子名无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