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暮紫鳞跃,圆波处处生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12:22

  “日暮紫鳞跃,圆波处处生”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观鱼潭》,其古诗全文如下:
  观鱼碧潭上,木落潭水清。
  日暮紫鳞跃,圆波处处生。
  凉烟浮竹尽,秋月照沙明。
  何必沧浪去,兹焉可濯缨。
  【注释】
  洗濯冠缨。语本《孟子·离娄上》:“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后以“濯缨”比喻超脱世俗,操守高洁。 南朝 宋 殷景仁 《文殊师利赞》:“体绝尘俗,故濯缨者高其迹。” 唐 白居易 《题喷玉泉》诗:“何时此岩下,来作濯缨翁。” 前蜀 韦庄 《题颍源庙》诗:“临川试问 尧 年事,犹被封人劝濯缨。” 清 魏源《武夷九曲诗》之五:“尘容愧濯缨,咏归闻扣榜。”
  “何必”二句:《孟子·离娄》:“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
  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沧浪,古水名,在湖北境内。
  【翻译】
  在碧绿的小潭边观鱼,树叶飘落潭水透明清澈口鱼凡跃出水面,被夕阳的余辉染成紫色,水面上处处荡起圆圆的波纹。暮霭浮起,飘入竹林逐渐散去,秋天的月儿,照得沙汀一片光亮。何苦吟着沧浪歌归隐江湖,这潭清水,完全能洗涤我的帽缨。
  【赏析】
  写作年代不详,此诗以闲适的笔调描写观鱼清潭的乐趣,极写其观群鱼自由无碍戏游于碧波中的乐趣,表现诗人对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结句“何必沧浪去,兹焉可濯缨,”体现李白追求闲适自由和意欲摆脱利禄羁绊的高洁志趣。诗人从白天、日暮、夜晚的不同角度写鱼潭的景色,富于变化。 这首诗写从暮到月出在清澈的碧潭上观鱼的情景,意境真切。
  此外“木落”的意思是“叶落”,“木”字含有枯黄、干燥之意,准确写出了秋天植物的特点。并且作者在诗的最后,运用典故,点明了本诗的题旨:守洁不污,独善其身。


相关阅读
1 迎新在此岁,唯恐踵前迹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迎新在此岁,唯恐踵前迹出自唐朝诗人柳宗元的作品《田家篱落隔烟火》,其古诗全文如下: 篱落隔烟火,农谈四邻夕。 庭际秋虫鸣,疏林方寂历。 蚕丝尽输税,机杼空依壁。 里胥夜 【查看全文】

2 若非巾柴车,应是钓秋水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若非巾柴车,应是钓秋水出自唐朝诗人邱为的古诗作品《寻西山隐者不遇》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绝顶一茅茨,直上三十里。 叩关无僮仆,窥室惟案几。 若非巾柴车,应是钓秋水。 【查看全文】

3 循吏列传翻译赏析_循吏列传阅读答案_史记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循吏列传出自古典作品的作品《史记》,其内容全文如下: 太史公说:法令用以引导民众向善,刑法用以阻止民众作恶。 文法与刑律不完备时,善良的百姓,心存戒惧地自我约束,是因 【查看全文】

4 不用开书帙,偏宜上酒楼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不用开书帙,偏宜上酒楼出自唐朝诗人张谓的古诗作品《同王徵君湘中有怀》第五六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八月洞庭秋,潇湘水北流。 还家万里梦,为客五更愁。 不用开书帙,偏宜上酒 【查看全文】

5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出自唐朝诗人郑燮的古诗作品《新竹》之中,其全诗文如下: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注释】 龙孙 【查看全文】

6 尺素始今何处也,彩云依旧无踪迹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尺素始今何处也,彩云依旧无踪迹出自宋朝诗人辛弃疾的古诗作品《满江红暮春》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家住江南,又过了、清明寒食。花径里、一番风雨,一番狼籍。红粉暗随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