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鸡羞渌水,不敢照毛衣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12:42

  “山鸡羞渌水,不敢照毛衣”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秋浦歌·秋浦锦驼鸟》,其古诗全文如下:
  秋浦锦驼鸟,人间天上稀。
  山鸡羞渌水,不敢照毛衣。
  【注释】
  ⑴秋浦:县名,唐时先属宣州,后属池州,即个安徽贵池县。县境内有秋浦水,县因以得名。
  ⑵锦驼鸟:又名楚雀。体长尺余,毛色美丽,羽有金光,秋浦多产之。
  ⑶山鸡:全身红黄色,有黑斑,尾长三尺余,有彩色斑纹,尾长三尺,领下青白。即锦鸡,又称野鸡。雄者毛极美。张华《博物志》云:“鸡有美毛。自爱托色,终日映水,目眩则溺死。”渌水:清澈的水。
  【翻译】
  秋浦产一种锦驼鸟,其羽毛之美,为人间天上所少有。以美丽著称的山鸡,见了它也羞得不敢走近水边映照自己的华美的羽毛。
  【赏析】
  唐武宗会昌年间,诗人杜牧曾任池州刺史,在这里他也留下不少诗篇。《池州送孟迟先辈》有云:“秋浦倚吴江,去楫飞青鹘,溪山好画图,洞壑深闺闼:竹风森羽林,花坞团宫缬”。既有大江清溪,林麓峰峦,又有洞壑芳林,花坞修竹。可知这里距李白一百年后,仍是山水如画,景色清幽的地方。在《秋浦歌》组诗的第三首中,诗人写了一种美丽的小鸟,绘出一幅乡俗画。“驼鸟”,状如吐绶鸡,翎下青黄相映若垂绶,羽毛很美,中矰弋则守死不动。宋人叶廷珪《海录碎事》谓“驼鸟出秋浦”。这里“锦”字状之。“锦”者,通称用彩色经纬丝织出各种图案花纹的丝织品。又因锦为美物,故以喻鲜美的色彩。如言“锦笺传草春词好,银烛烧花夜枕安”(郭钰《和寄龙长史》)。次句以“人间天上稀”径直赞其美艳绝伦。杜甫《赠花卿》诗先写乐声的悠扬美妙,高入云霄:“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接着再作渲染“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虽所咏不同,但从艺术的构架说,此诗以简驭繁,关键在首句涵溶丰富,驼鸟本就美丽,又以“锦”字状之,因此人间天上皆难见。从歌赞的份量说,李诗的二句并不弱于杜诗的四句。
  这样描写和直述后,于三四句换用比喻。“山鸡”,鸟名。形似雉。雄者全身红黄色有黑斑,尾长。雌者,黑色,微赤,尾短。今称锦鸡。传说锦鸡爱其羽毛,常照水而舞。旧题晋人张华撰《博物志》载:“山鸡有美毛,自爱其色,终日映水,目眩则溺死”。徐陵《鸳鸯赋》云:“山鸡映水那自得,孤鸾照镜不成双”。美丽的山鸡,见到“秋浦锦驼鸟”,竟羞于在清澈的水边“照水而舞”或“终日映水”!“绿”,清澈。曹植《洛神赋》“灼若芙蕖出绿波”。这是以美比美,从而使秋浦的驼鸟更见其美了!
  这类小诗,可能是诗人漫游秋浦时的即兴之作。如杜甫“竹高鸣翡翠,沙僻舞鵾鸡”;“隔巢黄鸟并,翻藻白鱼跳”(《绝句六首》其一,其四)。以及“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江畔独步寻花七言绝句句》其六);“笋根雉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绝句漫兴九首》其七)。大抵都是兴之所至,顺手写出。当然也有包含着诗人情志的感发,因为并不明显,而它生动活泼,形神逼肖,如诗如画的景观,却给人以赏心悦目的审美感受。就如杜甫《曲江二首》其二:“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如果只看此二句,你绝不会有“以忧愤而托之行乐者也”(王嗣奭《杜臆》)的感受,而反会为它那“缘情体物,自有天然工妙,虽巧而不见刻削之痕”(叶梦得《石林诗话》)的自然美所陶醉。另方面,古人多认为咏物诗应重寄托。“咏物之作,在借物以寓性情。
  凡身世之感,君国之忧,隐然蕴于其内,斯寄托遥深,非沾沾焉咏一物矣”(沈祥龙《论词随笔》)。不过寄托之作,虽有时较隐,但细加寻绎,还是能看出的。有的却是一目了然。如罗隐《鹭鸶》:“不要向人夸素白,也知常有羡鱼心。”因为有“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的古谚;张衡《归田赋》又说:“徒临川以羡鱼”,故知是指想以“终南捷径”进入仕途的人,虽自命高洁,其恋官实与鹭鸶的恋鱼无异。《唐诗纪事》卷十五载:张九龄在相位,玄宗稍怠庶政,即极言得失。李林甫常借机暗中攻击他。一次,玄宗拟加朔方节度使牛仙客实封,九龄称其不可。玄宗不悦,命高力士赐九龄一把白羽扇。九龄一面作赋献上以自解,一面写了首咏《燕》诗给李林甫。据说李见该诗的最后二句“无心与物竞,鹰隼便相猜”后,知九龄必退,恚怒稍解。这两句完全切贴燕,但需了解彼时情况,方知道此诗的寄托之意。话又说回来,李白这首咏驼鸟,却难看出寄托所在。至多不过是诗人用秋浦驼鸟的美丽,象征人的高洁,不同流俗而已。
  陆游《入蜀记》云:“李太白往来江东,此州(池州)所赋犹多。如《秋浦歌十七首》及……则池州之风物可见矣。然观太白此歌,高妙乃尔,……杜牧之池州诸诗,正尔观之,亦清婉可爱;若与太白诗并读,醇醨异味矣”。醇,厚酒;醨,薄酒。李白的“醇”,表现为一派天真,纯任自然,但愈咀嚼,愈觉味醇。因为它不表现在装潢上。“一曲斐然子,雕虫丧天真”(《古风五十九首·其三十五》),为如李白之“壮夫”所不为也。


相关阅读
1 花下一禾生,去之为恶草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花下一禾生,去之为恶草出自唐朝诗人聂夷中的作品《公子家》,其古诗全文如下: 种花满西园,花发青楼道。 花下一禾生,去之为恶草。 【注释】 ⑴公子:封建贵族家的子弟。 ⑵西 【查看全文】

2 秋草虽未黄,融风久已分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秋草虽未黄,融风久已分出自东晋诗人陶渊明的作品《述酒重离照南陆》,其古诗全文如下: 重离照南陆,鸣鸟声相闻。 秋草虽未黄,融风久已分。 素砾皛修渚,南岳无馀云。 豫章抗 【查看全文】

3 近郭西溪好,谁堪共酒壶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近郭西溪好,谁堪共酒壶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作品《西溪近郭西溪好》,其古诗全文如下: 近郭西溪好,谁堪共酒壶。 苦吟防柳恽,多泪怯杨朱。 野鹤随君子,寒松揖大夫。 天涯常 【查看全文】

4 北望燕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北望燕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出自宋朝诗人汪元量的作品《湖州歌其六》,其古诗全文如下: 北望燕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 夕阳一片寒鸦外,目断东南四百州。 【注释】 ① 【查看全文】

5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作品《渡荆门送别》第一二句,其全诗文如下: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 【查看全文】

6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古诗作品《观刈麦》之中,其全诗文如下: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簟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