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中绿雾起凉波,天上叠巘红嵯峨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12:55

  “江中绿雾起凉波,天上叠巘红嵯峨”出自唐朝诗人李贺的作品《江南弄》,其古诗全文如下:
  江中绿雾起凉波,天上叠巘红嵯峨。
  水风浦云生老竹,渚暝蒲帆如一幅。
  鲈鱼千头酒百斛,酒中倒卧南山绿。
  吴歈越吟未终曲,江上团团贴寒玉。
  【注释】
  ⑴江南弄:乐府诗清商曲辞题名。《乐府解题》说:“江南古辞,盖美芳晨丽景,嬉游得时。”
  ⑵绿雾:青茫茫的雾气。团雾从碧绿的江波中升起,故称“绿雾”。宋苏轼《寿星院寒碧轩》诗:“纷纷苍雪落夏簟,冉冉绿雾沾人衣。”凉波:清凉的水面。宋晏殊《浣溪沙》词:“小阁重帘有燕过,晚花红片落庭莎,曲阑干影入凉波。”
  ⑶叠巘:本指层叠的山峦。南朝宋谢灵运《晚出西射堂》诗:“连障叠巘崿,青翠杳深沉。”此形容晚霞。嵯峨:山峰高峻貌。
  ⑷“水风”句:言竹木与江水相连,仿佛风和云都是从竹林中生出来的。
  ⑸“渚暝”句:写黄昏时渡口众多的帆船相连成片,如一幅图画。渚:水中的小块陆地。暝:昏暗。蒲帆:指用蒲草织成的船帆。
  【翻译】
  绿雾从江中清凉的波涛中升起,天上红霞重叠,像高峻的山峰。河边的云,水面的风,都像从老竹林里生出,洲渚暮色茫茫,众多蒲帆连成一片,不甚分明。鲈鱼千头醇酒百斛尽情享用,酒醉卧地,斜视着南山的绿影。信口唱支吴歌越曲,还未唱完——江月如圆玉,已在东方冉冉上升。
  【赏析】
  此诗以夕阳黄昏的江天为观察点,敏锐地捕捉了大自然昼夜转换之际奇妙的景观。诗的一、二两句描绘出一幅壮美的图画,此时太阳刚好落山,平静的江面上,水气不断蒸发积聚,飘浮弥漫,使湛绿的江水更绿更暗,加上光线折射,成为一片朦胧的“绿雾”,向远处延伸。天西边,残余的阳光从地平线后面射入室中,将云彩照亮,形状是由宽而窄,向高处耸起,仿佛无数重叠的峰峦;颜色是浓紫鲜红,光怪陆离,大自然在如此广阔的范围急遽地变幻出奇异的景象,场面是伟大而壮观的。红的晚霞与绿的江水分割了整个画面,形成上红下绿异常饱满的两大色块。红与绿是两种互补的色彩,在一幅画面中交相辉映,显得酣畅淋漓。两句诗用了五个形容词,“绿雾”、“凉波”,状物十分形象,尤其第二句,“巘”比喻云霞,又连用“叠”、“红”、“嵯峨”三个形容词对其形状、色彩加以修饰,给人以无比丰富的视觉感受。与此诗相似的,有白居易《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吴融《江行》:“霞低水远碧翻红,一棹无边落照中。”两人写出了江水瞬息变化的奇丽景象,而场面的壮观似均不及李贺此诗。
  三、四两句,对江上景物作细节的描写。风云随处皆有,因与江水相关,故称“水风浦云”。“生老竹”与前面“起凉波”句子形式完全一样,但前面所写是事实,这儿只是一种印象。李肇《国史补》下说:“杨子、钱塘二江者,则乘两潮发樛,舟船之盛,尽于江西。编蒲为帆,大者或数十幅。”傍晚天气转凉,而竹林给人的感觉是清寒的,所以说水上的微风,岸边的云霭,仿佛是从竹林里生出来的。天色渐暗,江中小洲笼罩在暮色苍茫之中,远望蒲帆,像是整幅一样。这里,诗人抓住主观感受上的错觉,生动地表现出大自然的某种变化,笔调相当细腻。


相关阅读
1 蔷薇花落秋风起,荆棘满亭君自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蔷薇花落秋风起,荆棘满亭君自知出自唐朝诗人贾岛的古诗作品《题兴化寺园亭》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破却千家作一池,不栽桃李种蔷薇。 蔷薇花落秋风起,荆棘满亭君自知。 【注 【查看全文】

2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翻译赏析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出自唐朝诗人杜牧的古诗作品《阿房宫赋》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 【查看全文】

3 九衢一日消息定,乡吏籍中重改姓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九衢一日消息定,乡吏籍中重改姓出自唐朝诗人王建的古诗作品《羽林行》第七八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长安恶少出名字,楼下劫商楼上醉。 天明下直明光宫,散入五陵松柏中。 百回杀 【查看全文】

4 悠悠昊天,曰父母且。无罪无辜,乱如此幠。昊天已威,予慎无罪。昊天大幠,予慎无辜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悠悠昊天,曰父母且。无罪无辜,乱如此幠。昊天已威,予慎无罪。昊天大幠,予慎无辜出自于诗经作品《巧言悠悠昊天》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悠悠昊天,曰父母且。无罪无辜,乱如 【查看全文】

5 来时旧路,尚岩花、娇黄半吐。到而今惟有、溪边流水,见人如故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来时旧路,尚岩花、娇黄半吐。到而今惟有、溪边流水,见人如故出自宋朝诗人瑞鹤仙的作品《瑞鹤仙郊原初过雨》,其古诗全文如下: 郊原初过雨,见数叶零乱,风定犹舞。斜阳挂深 【查看全文】

6 笑入荷花去,佯羞不出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笑入荷花去,佯羞不出来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越女词五首其三》,其古诗全文如下: 耶溪采莲女,见客棹歌回。 笑入荷花去,佯羞不出来。 【注释】 耶溪:即若耶溪,在今浙江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