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粳稻熟苦迟,庶见霜风来几时”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吴中田妇叹》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今年粳稻熟苦迟,庶见霜风来几时。
霜风来时雨如泻,杷头出菌镰生衣。
眼枯泪尽雨不尽,忍见黄穗卧青泥!
茅苫一月垅上宿,天晴获稻随车归。
汗流肩赪载入市,价贱乞与如糠粞。
卖牛纳税拆屋炊,虑浅不及明年饥。
官今要钱不要米,西北万里招羌儿。
龚黄满朝人更苦,不如却作河伯妇!
【注释】
⑴吴中:指江浙一带。
⑵贾收:字耘老,乌程人,苏轼的朋友,著有诗集《怀苏集》。
⑶粳:俗称“大米”,亦名“秔”,稻谷的总称。
⑷庶:差不多。
⑸泻:倾泻。
⑹杷:同“耙”,翻土的农具。出菌:发霉。镰(lián):收割谷物和割草的农具。衣:这里指铁锈。
⑺眼枯:谓泪水流尽。
【翻译】
才在苦恼今年稻谷熟得这样迟,还指望不久就有秋风起。谁知秋风起来时,还夹着劈头瓢泼的大雨。风雨不歇地下潮湿,耙头镰刀都长出霉衣。眼睁睁看着黄金金稻穗泡在泥地里,心里好比刀儿在割阵阵的疼。眼睛哭干泪哭尽,老天爷还是下雨不肯停。个把月来搭个茅棚棚田埂上睡,天转晴赶紧收谷用车儿运回。满身汗肩头压得通通红,买谷人还价就和买糠碎米一个样!没办法只好卖牛去交税,没烧的只有拆屋来煮吃的。目光短救眼前急还不知行不行,哪里想得到明年还会不会有饥荒。官家眼下要的是钱不要米,说是要用钱亲近那西北边的羌人儿。都说满朝里都是姓龚姓黄的好官吏,到头来我们百姓反倒更遭罪。无路可走活不下去受不了这个苦,想去想来不如跳河一死做个河神妇。
【鉴赏】
这首诗里虽然夹杂了诗人对新法的偏见,但并没有冲淡诗中倾注作者同情民生疾苦的基调。《吴中田妇叹》是在江南秋雨成灾的背景下写出的。诗人借田妇的口吻,集中描绘了江浙一带农民的悲惨生活情景。全诗分为两大段。前八句为第一大段,写雨灾造成的苦难。后八句为第二大段,写虐政害民更甚于秋涝。
诗的开头二句写今年粳稻的成熟期甚晚,幸亏没有多时秋天就来到了。点明了秋收的季节。紧接着诗人运转笔锋,直写雨灾。“霜风”二句写滂沱大雨使快成熟的粳稻无法开镰收割。爬梳的农具因长期大雨潮湿而发了霉,镰刀也生了锈。这里用农具“出菌”、“生衣”来表现灾情之严重,使常景变成了奇句,显示出诗人独特的艺术才华。
“眼枯泪尽雨不尽”,这是化用杜甫《新安吏》:“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的诗意。在即将收割的秋季遇上连续如注的大雨,农民必定忧心如焚,伤心得落尽眼泪。必不忍心看着金黄色的稻穗倒伏在泥田里。“茅苫”二句由内心的伤痛转写抢收的行动。为了抢救粳稻,农民在田头边搭起了茅草棚,住宿在里面看管了一个月。好不容易盼到了晴天,赶紧抢收运载而归。然而他们却不能享受这辛勤劳动得来的果实。
种花满西园,花发青楼道出自唐朝诗人聂夷中的作品《公子家》,其古诗全文如下: 种花满西园,花发青楼道。 花下一禾生,去之为恶草。 【注释】 ⑴公子:封建贵族家的子弟。 ⑵西 【查看全文】
2 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出自唐朝诗人陆游的作品《关山月》,其古诗全文如下: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戍楼刁斗催落月,三 【查看全文】
3 皓月初圆,暮云飘散,分明夜色如晴昼。渐消尽、醺醺残酒。危阁回、凉生襟袖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皓月初圆,暮云飘散,分明夜色如晴昼。渐消尽、醺醺残酒。危阁回、凉生襟袖出自宋朝诗人柳永的作品《倾杯乐皓月初圆》,其古诗全文如下: 皓月初圆,暮云飘散,分明夜色如晴昼 【查看全文】
4 浮云护月,未放满朱扉。鼠摇暗壁,萤度破窗,偷入书帏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浮云护月,未放满朱扉。鼠摇暗壁,萤度破窗,偷入书帏出自宋朝诗人周邦彦的作品《四园竹浮云护月》,其古诗全文如下: 浮云护月,未放满朱扉。鼠摇暗壁,萤度破窗,偷入书帏。 【查看全文】
5 总是别时情,那待分明语。判得最长宵,数尽厌厌雨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总是别时情,那待分明语。判得最长宵,数尽厌厌雨出自清朝诗人纳兰性德的作品《生查子惆怅彩云飞》,其古诗全文如下: 惆怅彩云飞,碧落知何许。不见合欢花,空倚相思树。 总是 【查看全文】
6 月出峨眉照沧海,与人万里长相随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月出峨眉照沧海,与人万里长相随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作品《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我在巴东三峡时,西看明月忆峨眉。 月出峨眉照沧海,与人万里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