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欲栏边安枕席,夜深闲共说相思”出自唐朝诗人薛涛的作品《牡丹》,其古诗全文如下:
去春零落暮春时,泪湿红笺怨别离。
常恐便同巫峡散,因何重有武陵期。
传情每向馨香得,不语还应彼此知。
只欲栏边安枕席,夜深闲共说相思。
【鉴赏】
这首《牡丹》诗用“情重更斟情”的手法,把花人之间的感情反复掂掇,造成情意绵绵的意境,构思新颖纤巧,独具艺术风采。
“去春零落暮春时,泪湿红笺怨别离。”别后重逢,有太多的兴奋,亦有无限的情思。面对眼前盛开的牡丹花,却从去年与牡丹的分离落墨,把人世间的深情厚意浓缩在别后重逢的特定场景之中。“红笺”,当指薛涛纸,是诗人创制的深红小笺。“泪湿红笺”句,诗人自己进入了角色,读来亲切感人。
“常恐便同巫峡散,因何重有武陵期?”化牡丹为情人,笔触细腻而传神。“巫峡散”承上文的怨别离,拈来宋玉《高唐赋》中楚怀王和巫山神女梦中幽会的故事,给花人之恋抹上梦幻迷离的色彩:担心与情人的离别会象巫山云雨那样一散而不复聚,望眼欲穿而感到失望。在极度失望之中,突然不期而遇,更使人感到再度相逢的难得和喜悦。诗人把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武陵渔人意外地发现桃花源仙境和传说中刘晨、阮肇遇仙女的故事捏合在一起(唐人把武陵和刘晨、阮肇遇仙女的故事联系在一起,见《全唐诗》卷六九O王涣《惘怅诗》),给花人相逢罩上神仙奇遇的面纱,带来了惊喜欲狂的兴奋。两句妙于用典,变化多端,曲折尽致。
“传情每向馨香得,不语还应彼此知。”两句既以“馨香”、“不语”射牡丹花的特点, 绿牡丹
又以“传情”、“彼此知”关照前文,行文显而不露,含而不涩。花以馨香传情,人以信义见著。花与人相通,人与花同感,所以“不语还应彼此知。”
以上六句写尽诗人与牡丹的恋情,末两句,将诗情推向高潮:“只欲栏边安枕席,夜深闲共说相思。”“安枕席”于栏边,如对故人抵足而卧,情同山海。深夜说相思,见其相思之渴,相慕之深。这两句想得新奇,写得透彻。
此诗将牡丹拟人化,用向情人倾诉衷肠的口吻来写,新颖别致,亲切感人,自有一种醉人的艺术魅力。
相关阅读
1 无限居人送独醒,可怜寂寞到长亭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无限居人送独醒,可怜寂寞到长亭出自唐朝诗人柳宗元的古诗作品《离觞不醉至驿却寄相送诸公》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无限居人送独醒,可怜寂寞到长亭。 荆州不遇高阳侣,一 【查看全文】
2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翻译赏析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出自宋朝诗人范仲淹的古诗作品《岳阳楼记》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原文】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 【查看全文】
3 茨菰叶烂别西湾,莲子花开不见还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茨菰叶烂别西湾,莲子花开不见还出自唐代张朝的古诗作品《江南行》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茨菰叶烂别西湾,莲子花开不见还。 妾梦不离江上水,人传郎在凤凰山。 【注释】 【查看全文】
4 风光未老吟潘。嘶骑征尘,只付凭阑。鸣瑟传杯,辟邪翻烬,系船香斗春宽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风光未老吟潘。嘶骑征尘,只付凭阑。鸣瑟传杯,辟邪翻烬,系船香斗春宽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庆春宫越中钱得闲园》,其古诗全文如下: 春屋围花,秋池沿草,旧家锦藉川原 【查看全文】
5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出自鲁迅的古诗词作品《自嘲》第七八句,其全文如下: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 【查看全文】
6 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出自唐朝诗人岑参的古诗作品《碛中作》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 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 【注释】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