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睡醒来慵一饷。双纹翠簟铺寒浪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14:10

  “午睡醒来慵一饷。双纹翠簟铺寒浪”出自宋朝诗人晏几道的作品《蝶恋花·初捻霜纨生怅望》,其古诗全文如下:
  初捻霜纨生怅望。隔叶莺声,似学秦娥唱。午睡醒来慵一饷。双纹翠簟铺寒浪。
  雨罢苹风吹碧涨。脉脉荷花,泪脸红相向。斜贴绿云新月上。弯环正是愁眉样。
  【注释】
  ①捻:用手指轻轻拿起。霜纨:指洁白纨扇。怅望:惆怅、怨恨。
  ②秦娥:指年轻貌美女子。
  ③慵:懒。一饷:即一响,短暂的时问。
  ④双纹翠簟:织有成双花纹的翠簟。簟,竹制凉席。寒浪:即指簟纹。竹席清凉,花纹起伏如浪,故称“寒浪”。
  【翻译】
  手执洁白的纨扇,无语凝思,心生惆怅。空荡荡的房间里独自一人,偏又响起阵阵莺声,好似美女轻唱。午睡醒后,好一会儿还娇困无力。那铺床上的双纹翠席,尤如平展着清凉的细浪。
  夏雨初霁,掠过蓣草的微风吹拂着新涨的碧水,那水中荷花,带着晶莹的雨珠,亭亭玉立,摇曳生姿。雨后的荷花含情脉脉,红红的脸颊上挂着泪珠似得看着人们。新月弯弯,尤如女郎愁眉,蹙于乌发之下。
  【赏析】
  《蝶恋花》唐教坊曲名。本名《鹊踏枝》。晏殊词改今名。调名取梁简文帝萧纲诗句“翻阶蛱蝶恋花情”中的三字。双调,六十字,十句,上下片各五句四仄韵。又名《黄金缕》、《凤栖梧》、《一箩金》、《鱼水同欢》、《细雨吹池沼》、《明月生南浦》、《卷珠帘》、《江如练》等。
  起首一句塑造出一位幽怨缱绻的闺中女子形象。她手执洁白的纨扇,无语凝思,怅然怀想。她也许是思念远方的情人,也许是伤惋青春的易逝。此处暗用李白《折荷有赠》之“相思无因见,怅望凉风前”的意境。“捻”意为用手指轻轻搓转,表现执扇时怅然无绪的情态,极为传神。“初”、“生”二字,前后关联,暗示因节序变换,令闺中人顿生新的怅望之情。
  空闺独守,本已寂寞难耐,偏又有“隔叶莺声”,撩人意绪。“似学秦娥唱”句把莺声比似学秦娥之唱。扬雄《方言》:“娥,好也。秦晋之间,凡好而轻者谓之娥。”此言年轻貌美的女子,其歌声之美可知。以莺声之欢快,反衬人心之怅恨,命意与着笔确有含蓄蕴藉之妙。莺啼婉啭,是实处着笔;闺中索寞,则是虚处命意,运实于虚,终无一字点破。
  “午睡醒来”二句,深化闺中女郎百无聊赖的孤寂情状。她午睡醒后,好一会儿还娇困无力,那铺床上的双纹翠席,尤如平展着清凉的细浪。这两句点明睡醒,而由翠簟联想起寒浪,又引出了下片的出户看花。


相关阅读
1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出自唐朝诗人韩愈的古诗作品《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第七八句,其全文如下: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查看全文】

2 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出自唐朝诗人贾至的作品《春思草色青青柳色黄》,其古诗全文如下: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翻译 【查看全文】

3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出自唐朝诗人卢梅坡的古诗作品《雪梅二首》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翻译 【查看全文】

4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古诗作品《无题》第三四句,其全诗文如下: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坐送钩 【查看全文】

5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古诗作品《长恨歌》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 【查看全文】

6 甲第纷纷厌粱肉,广文先生饭不足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甲第纷纷厌粱肉,广文先生饭不足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醉时歌》,其古诗全文如下: 诸公衮衮登台省,广文先生官独冷。 甲第纷纷厌粱肉,广文先生饭不足。 先生有道出羲皇,先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