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护军书至,匈奴围酒泉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14:18

  “都护军书至,匈奴围酒泉”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作品《陇西行》,其古诗全文如下:
  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
  都护军书至,匈奴围酒泉。
  关山正飞雪,烽火断无烟。
  【注释】
  ⑴陇西行:乐府古题,又名“步出夏门行”,属《相和歌·瑟调曲》。陇西,陇山之西,在今甘肃省陇西县以东。
  ⑵都护:官名。汉代设置西域都护,唐代设置六大都护府以统辖西域诸国。
  ⑶匈奴:这里泛指中国北部和西部的少数民族。酒泉:郡名,在今酒泉市东北。
  ⑷关山:泛指边关的山岳原野。
  ⑸烽戍:烽火台和守边营垒。古代边疆告警,以烽燧为号,白天举烟为“燧”,夜晚举火为“烽”。戍,一本作“火”。断:中断联系。
  【翻译】
  告急的军使跃马扬鞭,飞驰而来,一走马便是十里,一扬鞭便是五里,漫长的路程风驰电掣般一闪而过。这是西北都护府的军使,他传来了加急的军书,报告匈奴的军队已经包围了我大唐的西域重镇酒泉。在接到军书之后,举目西望,却只见漫天飞雪,一片迷茫,望断关山,不见烽烟的痕迹,原来军中的烽火联系已经中断了。
  【赏析】
  从体裁上看,这首诗属于古体诗,从题材上看,这首诗属于边塞诗。
  诗一开头,便写告急途中,军使跃马扬鞭,飞驰而来,一下子就把读者的注意力紧紧吸引住了。一、二句形容在“一走马”“一扬鞭”的瞬息之间,“十里”“五里”的路程便风驰电掣般地一闪而过,以夸张的语言渲染了十万火急的紧张气氛,给人以极其鲜明而飞动的形象感受。这是两个倒装句,按一般的写法是:一走马十里,一扬鞭五里。但是这样写,一个五言的句子上三下二,不符合诗歌语言的正常节奏,读起来拗口。像这样“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不仅上口,也因为将“十里”“五里”提前,加以强调,而突出了马的速度之快。
  中间两句,点明了骑者的身份和告急的事由。一个“围”字,可见形势的严重。一个“至”字,则交代了军使经过“走马”“扬鞭”的飞驰疾驱,终于将军书及时送到。最后两句,补充交代了气候对烽火报警的影响。按理,应当先见烽火,后到军书。然而如今在接到军书之后,举目西望,却只见漫天飞雪,一片迷茫,望断关山,不见烽烟。是因雪大点不着烽火呢,还是点着了也望不见,反正是烽火联系中断了。这就更突出了飞马传书的刻不容缓。写到这里,全诗便戛然而止了,结得干脆利落,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尽管写形势危急,气氛紧张,而诗中表现的情绪却是热烈、镇定和充满自信的。
  这首诗,取材的角度很有特色。它反映的是边塞战争,但并不正面描写战争。诗人的着眼点既不在军书送出前边关如何被围,也不在军书送至后援军如何出动,而是仅仅撷取军使飞马告急这样一个片断、一个侧面来写,至于前前后后的情况,则让读者自己用想象去补充。这种写法,节奏短促,一气呵成,篇幅集中而内蕴丰富,在艺术构思上也显得不落俗套。


相关阅读
1 归来翠被和衣拥。醉解寒生钟鼓动。此欢只许梦相亲,每向梦中还说梦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归来翠被和衣拥。醉解寒生钟鼓动。此欢只许梦相亲,每向梦中还说梦出自宋朝诗人贺铸的作品《梦相亲清琴再鼓求凰弄》,其古诗全文如下: 清琴再鼓求凤弄。紫陌屡盘骄马鞚。远山 【查看全文】

2 星靥笑偎霞脸畔,蹙金开襜衬银泥。春思半和芳草嫩,碧萋萋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星靥笑偎霞脸畔,蹙金开襜衬银泥。春思半和芳草嫩,碧萋萋出自唐朝诗人和凝的作品《山花子莺锦蝉縠馥麝脐》,其古诗全文如下: 莺锦蝉縠馥麝脐,轻裾花早晓烟迷。鸂鶒战金红掌 【查看全文】

3 早患苦、重来千叠。脱屣妻孥非易事,竟一钱不值何须说。人世事,几完缺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早患苦、重来千叠。脱屣妻孥非易事,竟一钱不值何须说。人世事,几完缺出自清朝诗人吴伟业的作品《贺新郎病中有感》,其古诗全文如下: 万事催华发,论龚生、天年竟夭,高名难 【查看全文】

4 明日萧条醉尽醒,残花烂熳开何益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明日萧条醉尽醒,残花烂熳开何益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叹庭前甘菊花》,其古诗全文如下: 檐前甘菊移时晚,青蕊重阳不堪摘。 明日萧条醉尽醒,残花烂熳开何益。 篱边野外多众 【查看全文】

5 风水涣卦_易经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涣卦出自古诗作品《易经六十四卦》,其释意如下: 【原文】 (坎下巽上)涣(1):亨②,王假有庙。利涉大川。利贞。 初六;用拯马壮③,吉。 九二:涣奔其机④,悔亡。 六三:涣 【查看全文】

6 天高秋日迥,嘹唳闻归鸿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天高秋日迥,嘹唳闻归鸿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作品《奉寄韦太守陟》,其古诗全文如下: 荒城自萧索,万里山河空。 天高秋日迥,嘹唳闻归鸿。 寒塘映衰草,高馆落疏桐。 临此岁方晏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