萋萋芳草春绿,落落长松夏寒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14:26

  “萋萋芳草春绿,落落长松夏寒”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作品《辋川六言》,其古诗全文如下:
  萋萋芳草春绿,落落长松夏寒。
  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
  【鉴赏】
  诗中表现了村居环境的幽宜、民风的纯朴。“芳草”、“长松” ,其色调、其形态就给人一种幽美感,与隐逸生活似乎有一种天然联系。《楚辞·招隐士》有言:“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正是以芳草召唤隐士归山。《旧唐书·隐逸传》记高宗问隐士潘师正:“ ‘山中有何所须?’对曰: ‘所须松树、清泉,山中不乏。’”“萋萋芳草”、“落落长松”正是隐士所慕,春天有芳草,夏天有长松,这是多么惬意。上面写自然环境,下面写人事环境了。“牛羊自归村巷”,这就是“日之兮兮,羊牛下来”。妙在“自归”,而不是“牧童驱犊返”(王绩《野望》),牛羊的驯狎格外显出村巷的和平、宁静,后来陆游在一首田园诗中写道“桑竹成阴不见门,牛羊分路各归村”,其意境可能从此诗中借鉴。
  牛羊衬托下面的童稚。“衣冠”,做官人穿戴的衣帽,这里代指“官人”。写小孩不认识做官的人,表现出这里的静僻、人民的纯朴,真象桃花源中人那样: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又象上古那首古歌所歌咏的:“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足见这里人们的生活是多么自由自在啊。这里的“衣冠”还可能是自指。诗人隐居于此,但身份还是官人,而孩子们并不知他是官人,或者根本不在乎他是否官人。这朴野的乡间不需要繁文缛礼,不需要人事应酬,这在外间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
  诗歌表现辋川风光和自己生活其间的安闲自在,采用的是以少概多的描写笔法,一句一景,就象一幅幅图画一样,这些画面连接在一起,构成了含蕴丰富的“辋川闲居图” 。六言绝句由于句、字都是偶数,自然趋于骈偶,又由于两字一顿构成语义单位,不便灵活组合,因此,音节就不免单调,容量也不免窘促。
  俞见龙说:“盖诗以咏性情,圆融则易遣兴,直方则难措辞,是以(六言诗)古今俱鲜。”(《唐诗画谱·六言画谱》跋)咏性情、叙事理,确实并非六言所长,而写景造境则有可能由实见虚、化板为活,写出好的作品来。“诗中有画”最是符合六言绝句体性,王维这几首诗受到后人很高赞誉并被绘入《唐诗画谱》,主要原因盖在于此吧。


相关阅读
1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舱明月江水寒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古诗作品《琵琶行》,其全诗文如下: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 【查看全文】

2 明明天上,烂然星陈。日月光华,弘于一人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明明天上,烂然星陈。日月光华,弘于一人出自先秦诗人作品《卿云歌》,其古诗全文如下: 卿云烂兮,糺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 明明天上,烂然星陈。日月光华,弘于一人。 【查看全文】

3 渔市孤烟袅寒碧,水村残叶舞愁红。楚天阔,浪浸斜阳,千里溶溶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渔市孤烟袅寒碧,水村残叶舞愁红。楚天阔,浪浸斜阳,千里溶溶出自宋朝诗人柳永的作品《雪梅香景萧索》,其古诗全文如下: 景萧索,危楼独立面晴空。动悲秋情绪,当时宋玉应同 【查看全文】

4 白鹭儿,最高格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白鹭儿,最高格出自唐朝诗人刘禹锡的作品《白鹭儿》,其古诗全文如下: 白鹭儿,最高格。 毛衣新成雪不敌,众禽喧呼独凝寂。 孤眠芊芊草,久立潺潺石。 前山正无云,飞去入遥碧 【查看全文】

5 人牛力俱尽,东方殊未明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人牛力俱尽,东方殊未明出自唐朝诗人崔道融的作品《田上》,其古诗全文如下: 雨足高田白,披蓑半夜耕。 人牛力俱尽,东方殊未明。 【注释】 ①雨足:雨十分大,充足。白:白茫 【查看全文】

6 二十余年别帝京,重闻天乐不胜情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二十余年别帝京,重闻天乐不胜情出自唐朝诗人刘禹锡的作品《与歌者何戡》,其古诗全文如下: 二十余年别帝京,重闻天乐不胜情。 旧人唯有何戡在,更与殷勤唱渭城。 【注释】 ⑴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