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婆还似初笄女,头未梳成不许看”出自唐朝诗人袁枚的作品《遣兴》,其古诗全文如下:
爱好由来下笔难,一诗千改始心安。
阿婆还似初笄女,头未梳成不许看。
【注释】
⑴“阿婆”二句:比喻老年写诗还似少时用心。初笄(jī 基),古代女子成年称及笄,这里是刚成年的意思。头未梳成,比喻诗未改定。
⑵灵犀一点:作者论诗重“性灵”,此即指性灵。旧说犀牛角中有白纹如线,直通两头。见《汉书·西域传赞》颜师古注。唐李商隐《无题》诗:“心有灵犀一点通”。
⑶解用:懂得用,会用。
【赏析】
公元756年5月,安禄山叛军来势汹汹,潼关危在旦夕。杜甫至奉先(今陕西蒲城)携家北上避难,寄居鄜州(今陕西富县)羌村。7月,唐肃宗即位于灵武(今属宁夏),杜甫只身前往,中途为叛军所俘,押至长安,从此与家人天各一方。这首《遣兴》大概作于被俘之后。
此诗的怀念对象是儿子,慈爱之情溢乎全篇。这是一首排律(俗称长律),中间四联全是对仗。全诗可分三层:前两联回忆过去,写骥子两三岁时颖悟过人;中间两联写骥子此时的遭遇,因逢“世乱”,居无定所,又值父亲外出,音信全无,只能仰赖母亲的爱抚;最后两联写诗人想跟家人团聚的急切心情。这首诗先写过去是有深刻用意的。按作诗的时间来推算,骥子“学语时”当为公元755年,战乱还没有发生,可是谁也没有料想到就在这年的11月安禄山发动叛乱,战争波及广大地区,使千万个家庭流离失所。诗人先写骥子在先前的颖悟的表现,再写他在战争中的遭遇,就更能引起读者的同情。此外,从“怜渠小”“仰母慈”诸语中还能看出诗人因未能尽到自己的责任而深感内疚的心情。
此生那老蜀?不死会归秦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奉送严公入朝十韵》,其古诗全文如下: 鼎湖瞻望远,象阙宪章新。 四海犹多难,中原忆旧臣。 与时安反侧,自昔有经纶。 感激张 【查看全文】
2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作品《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 【查看全文】
3 歌舞尊前,繁华镜里,暗换青青发。伤心千古,秦淮一片明月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歌舞尊前,繁华镜里,暗换青青发。伤心千古,秦淮一片明月出自元朝诗人萨都剌的作品《念奴娇登石头城次东坡韵》,其古诗全文如下: 石头城上,望天低吴楚,眼空无物。指点六朝 【查看全文】
4 横槊题诗,登楼作赋,万事空中雪。江流如此,方来还有英杰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横槊题诗,登楼作赋,万事空中雪。江流如此,方来还有英杰出自宋朝诗人文天祥的作品《酹江月和友驿中言别》,其古诗全文如下: 乾坤能大,算蛟龙元不是池中物。风雨牢愁无著处 【查看全文】
5 对越在天,骏奔走在庙。不显不承,无射于人斯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对越在天,骏奔走在庙。不显不承,无射于人斯出自于诗经作品《清庙》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于穆清庙,肃雍显相。济济多士,秉文之德。 对越在天,骏奔走在庙。不显不承,无射于 【查看全文】
6 旻天疾威,敷于下土。谋犹回遹,何日斯沮?谋臧不从,不臧覆用。我视谋犹,亦孔之邛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旻天疾威,敷于下土。谋犹回遹,何日斯沮?谋臧不从,不臧覆用。我视谋犹,亦孔之邛出自于诗经作品《小旻》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旻天疾威,敷于下土。谋犹回遹,何日斯沮?谋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