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舟通”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古诗作品《采莲曲》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舟通。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翻译】
菱叶在水面飘荡,荷叶在风中摇曳,荷花深处,采莲的小船轻快飞梭。采莲姑娘碰见自己的心上人 ,想跟他打招呼又怕人笑话,便低头羞涩微笑 ,一不留神,头上的玉簪掉落水中。
【赏析】
“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首句即展现出非常美妙的意境。水面上碧波荡漾,浮游水面之菱叶,上下左右摇摆,是为萦波;加上荷花迎风招展,与菱叶交相争艳,令人心旷神怡。而荷花深处,小舟翩翩,又增添了景物的动态感。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是上承“荷花深处小船通”而来,由写景转为写景中之人。荷花深处,遮天蔽日,凉风习习,是水乡少男少女在劳动之余私下相会的极佳场所。这里并没有说明他们是故意寻找还是无意撞见,也许是兼而有之吧。诗歌仅以欲语而止、搔头落水两个动作细节的描写,就活灵活现刻画出一个痴情、娇羞、可爱的少女形象。恋人相遇,互诉衷肠,何止千言万语,而此时此地,这个娇羞的少女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惟有低头含笑而已;而且情贯一心,甚至不小心将碧玉搔头落入水中,这些都是初恋少女在羞怯、微带紧张的状态上才会有的情态,被诗人细心地捕捉住并传神地再现出来。
这首诗表现了一位采莲姑娘腼腆的情态和羞涩的心理。全篇语言清新、明快,富有江南民歌的活泼、风趣,犹如一幅纯洁、质朴的爱情的画面。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作品《渡荆门送别》第三四句,其全诗文如下: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 【查看全文】
2 红影湿幽窗,瘦尽春光。雨余花外却斜阳。谁见薄衫低髻子,抱膝思量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红影湿幽窗,瘦尽春光。雨余花外却斜阳。谁见薄衫低髻子,抱膝思量出自清朝诗人纳兰性德的作品《浪淘沙红影湿幽窗》,其古诗全文如下: 红影湿幽窗,瘦尽春光。雨余花外却斜阳 【查看全文】
3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出自宋朝诗人秦观的作品《三月晦?a href="http:///a/140.html" target="_blank">张继?/a>》,其古诗全文如下: 节物相催各自新,痴心儿女挽留春。 芳菲歇去何须恨 【查看全文】
4 男儿生世间,及壮当封侯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男儿生世间,及壮当封侯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后出塞五首其一》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男儿生世间,及壮当封侯。 战伐有功业,焉能守旧丘。 召募赴蓟门,军动不可留。 千金 【查看全文】
5 唱彻五更天未晓,一墀月浸紫薇花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唱彻五更天未晓,一墀月浸紫薇花出自宋朝诗人洪咨夔的作品《直玉堂作》,其古诗全文如下: 禁门深锁寂无哗,浓墨淋漓两相麻。 唱彻五更天未晓,一墀月浸紫薇花。 【注释】 ⑴直 【查看全文】
6 哆兮侈兮,成是南箕。彼谮人者,谁适与谋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哆兮侈兮,成是南箕。彼谮人者,谁适与谋出自于诗经作品《巷伯》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萋兮斐兮,成是贝锦。彼谮人者,亦已大甚! 哆兮侈兮,成是南箕。彼谮人者,谁适与谋。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