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古诗作品《卖炭翁》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注释】
①半匹红绡一丈绫:唐代商务交易,绢帛等丝织品可以代货币使用。当时钱贵绢贱,半匹纱和一丈绫,比一车炭的价值相差很远。这是官方用贱价强夺民财
②系(jì):绑扎。这里是挂的意思。直:通“值”,指价格
【翻译】
有位卖炭的老翁,整年在南山里砍柴烧炭。他满脸灰尘,显出被烟熏火燎的颜色,两鬓头发灰白,十个手指也被炭烧得很黑。卖炭得到的钱用来干什么?买身上穿的衣裳和嘴里吃的食物。可怜他身上只穿着单薄的衣服,心里却担心炭卖不出去,还希望天更寒冷。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清晨,老翁驾着炭车碾轧冰冻的车轮印往集市上赶去。牛累了,人饿了,但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他们就在集市南门外泥泞中歇息。那得意忘形的骑着两匹马的人是谁啊?是皇宫内的太监和太监的手下。太监手里拿着文书,嘴里却说是皇帝的命令,吆喝着牛朝皇宫拉去。一车的炭,一千多斤,太监差役们硬是要赶着走,老翁是百般不舍,但又无可奈何。那些人把半匹红纱和一丈绫,朝牛头上一挂,就充当炭的价钱了。
【鉴赏】
这首诗具有深刻的思想性,艺术上也很有特色。诗人以“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两句展现了几乎濒于生活绝境的老翁所能有的唯一希望。这是全诗的诗眼。其他一切描写,都集中于这个诗眼。在表现手法上,则灵活地运用了陪衬和反衬。以“两鬓苍苍”突出年迈,以“满面尘灰烟火色”突出“伐薪、烧炭”的艰辛,再以荒凉险恶的南山作陪衬,老翁的命运就更激起了人们的同情。
而这一切,正反衬出老翁希望之火的炽烈:卖炭得钱,买衣买食。老翁“衣正单”,再以夜来的“一尺雪”和路上的“冰辙”作陪衬,使人更感到老翁的“可怜”。而这一切,正反衬了老翁希望之火的炽烈:天寒炭贵,可以多换些衣和食。接下去,“牛困人饥”和“翩翩两骑”,反衬出劳动者与统治者境遇的悬殊;“一车炭,千余斤”和“半匹红纱一丈绫”,反衬出“宫市”掠夺的残酷。而就全诗来说,前面表现希望之火的炽烈,正是为了反衬后面希望化为泡影的可悲可痛。
相关阅读
1 老来应免多情,还因风景好,愁肠重结。可惜良宵人不见,角枕兰衾虚设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老来应免多情,还因风景好,愁肠重结。可惜良宵人不见,角枕兰衾虚设出自宋朝诗人朱敦儒的作品《念奴娇晚凉可爱》,其古诗全文如下: 晚凉可爱,是黄昏人静,风生萍叶。谁做秋 【查看全文】
2 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宿五松山下荀媪家》,其古诗全文如下: 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 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 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 令人惭 【查看全文】
3 小楼家万里,也有愁人倚。望断尺书传,雁飞秋满天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小楼家万里,也有愁人倚。望断尺书传,雁飞秋满天出自清朝诗人朱彝尊的作品《菩萨蛮登云中清朔楼》,其古诗全文如下: 夕阳一半樽前落,月明又上阑干角。边马尽归心,乡思深不 【查看全文】
4 岭头便是分头处,惜别潺湲一夜声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岭头便是分头处,惜别潺湲一夜声出自唐朝诗人温庭筠的古诗作品《过分水岭》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溪水无情似有情,入山三日得同行。 岭头便是分头处,惜别潺湲一夜声。 【注释 【查看全文】
5 清旦朝金母,斜阳醉玉龟。天风摇曳六铢衣。鹤背觉孤危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清旦朝金母,斜阳醉玉龟。天风摇曳六铢衣。鹤背觉孤危出自宋朝诗人柳永的作品《巫山一段云清旦朝金母》,其古诗全文如下: 清旦朝金母,斜阳醉玉龟。天风摇曳六铢衣。鹤背觉孤 【查看全文】
6 汝坟贫家女,行哭音凄怆。自言有老父,孤独无丁壮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汝坟贫家女,行哭音凄怆。自言有老父,孤独无丁壮出自宋朝诗人梅尧臣的作品《汝坟贫女》,其古诗全文如下: 汝坟贫家女,行哭音凄怆。自言有老父,孤独无丁壮。 郡吏来何暴,官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