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沉千古事,谁与问东流”出自唐朝诗人薛莹的古诗作品《秋日湖上》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落日五湖游,烟波处处愁。
浮沉千古事,谁与问东流。
【注释】
①五湖:指江苏的太湖。
②浮沉:指国家的兴亡治乱。
【翻译】
落日的时候,我在太湖上游船,烟波迷漫下模模糊糊的景色使人产生了忧愁。千古而来历史不正如这浩渺烟波笼罩下的水浪一样在浮浮沉沉中远逝了吗,谁会关心那些繁冗沉寂的事情呢。
【赏析】
《秋日湖上》这首诗浅易近人,文情并茂,诗人既点出了世事如白驹过隙,变幻莫测的原理,也道出了对人生价值观的思考及探索。千百年来人们对它议论不一。
这首诗开头一句写出了诗人秋日泛舟闲游时间、地点,言简意赅;紧接着一句道出了太湖上的景致,同时也烘托出诗人的心境。这两句既写景,又抒情,情由景生,景带情思,情景交融。尤其一个“愁”字,直抒胸臆,点出了诗人抑郁的情怀。崔颢有诗《黄鹤楼》中一句,“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同样是日薄西山,同样是迷离烟波,虽然诗人所想的不相同,但其心境是相同的。
“浮沉千古事,谁与问东流”两句是这首诗的题旨所在,意思是千百年不断发生的事都有随着太湖上的水面浮浮沉沉,俱随着湖水向东流去。太湖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然而,此日的湖波依旧,往日的是是非非,恩恩怨怨却是灰飞烟灭。“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长江万古流”。名利争夺、打打杀杀都随着历史的车轮销为匿迹。唯一不变的,只是那一道江水,作为历史的见证,作者在这里告诫世人要跳出名利,淡漠名利,淡泊一生,因为“是非成败转头空”。作者用低精神财富的笔调,委婉地道出名利的虚无,既有了道家的出仕思想,又表达了作者的清风明月般的胸怀。
这是一首湖上怀古的作品,它反映出了一种世事浮沉的消极思想。春秋时吴国和越国,是相邻的两个诸侯国,都在今江苏、浙江一带,同太湖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诗人泛舟湖上,秋风萧瑟,落日烟波,触目所见,处处皆可生愁。然身临此境,最易令人发生感慨的,自然是历史上吴越争霸的故事了。当时吴被灭亡而越称霸,都已成为往事陈迹,所以说是“浮沉千古事”,早已付诸东流,没有谁来问了。全诗流露出诗人对现实无可奈何的心情。
此诗的妙处在于要言不烦,寥寥数语就将今与古、虚与实、景与情融合起来,古今一概,寓虚于实,情景不分。
相关阅读
1 伫立东风,断魂南国。花光媚、春醉琼楼,蟾彩回、夜游香陌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伫立东风,断魂南国。花光媚、春醉琼楼,蟾彩回、夜游香陌出自宋朝诗人柳永的作品《两同心伫立东风》,其古诗全文如下: 伫立东风,断魂南国。花光媚、春醉琼楼,蟾彩回、夜游 【查看全文】
2 盛勋归旧国,佳句在中华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盛勋归旧国,佳句在中华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作品《送渤海王子归本国》,其古诗全文如下: 疆理虽重海,车书本一家。 盛勋归旧国,佳句在中华。 定界分秋涨,开帆到曙霞。 九门 【查看全文】
3 凝伫。曾游处。但系马垂杨,认郎鹦鹉。扬州梦觉,彩云飞过何许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凝伫。曾游处。但系马垂杨,认郎鹦鹉。扬州梦觉,彩云飞过何许出自宋朝诗人姜夔的作品《月下笛与客携壶》,其古诗全文如下: 与客携壶,梅花过了,夜来风雨。幽禽自语。啄香心 【查看全文】
4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出自唐朝诗人孟浩然的古诗作品《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憾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查看全文】
5 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去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去津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古诗作品《桃源行》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去津。 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忽视人。 山口潜行始 【查看全文】
6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出自唐朝诗人曹雪芹的古诗作品《咏菊》第五六句,其全文如下: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 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