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出自古典作品的作品《道德经》,其内容全文如下:
【原文】
人之生也柔弱①,其死也坚强②。草木③之生也柔脆④,其死也枯槁⑤。故坚强者死之徒⑥,柔弱者生之徒⑦。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⑧。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翻译】
人活着的时候身体是柔软的,死了以后身体就变得僵硬。草木生长时是柔软脆弱的,死了以后就变得干硬枯槁了。所以坚强的东西属于死亡的一类,柔弱的东西属于生长的一类。因此,用兵逞强就会遭到灭亡,树木强大了就会遭到砍伐摧折。凡是强大的,总是处于下位,凡是柔弱的,反而居于上位。
【注释】
①柔弱:指人活着的时候身体是柔软的。 ②坚强:指人死了以后身体就变成僵硬的了。 ③草木:一本在此之前有“万物”二字。 ④柔脆:指草木形质的柔软脆弱。 ⑤枯槁:用以形容草木的干枯。 ⑥死之徒:徒,类的意思,属于死亡的一类。 ⑦生之徒:属于生存的一类。 ⑧兵强则灭,木强则折:一本作“兵强则不胜,木强则兵”。
【引语】
这一章以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反复说明这样一种观点:柔弱胜刚强。老子向来主张贵柔、处弱,他从直观的认识角度,看到了人初生之时,身体是柔弱的,死了以后就变得坚硬了,草木初生之时也是柔弱的,死了以后就变得枯槁。这种直观的、经验的认识,可以说是老子处弱、贵柔思想的认识论之根源。
【评析】
老子对于社会与人生有着深刻的洞察,他认为世界上的东西,凡是属于坚强者都是死的一类,凡是柔弱的都是生的一类。因此,老子认为,人生在世,不可逞强斗胜,而应柔顺谦虚,有良好的处世修养。我们感到,这一章又一次表达了老子的辩证法思想。这种思想来源于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总结。这里,无论柔弱还是坚强,也无论“生之徒”还是“死之徒”,都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内在因素在发挥作用。这个结论还蕴含着坚强的东西已经失去了生机,柔弱的东西则充满着生机。老子在这一章里所表达的思想是极富智慧的,他以自然和社会现象形象地向人们提出奉告,希望人们不要处处显露突出,不要时时争强好胜。事实上,在现实生活当中,有不少这样的人,这种例子不胜枚举。当然,这也符合老子一贯的思想主张。
秋浦多白猿,超腾若飞雪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秋浦歌秋浦多白猿》,其古诗全文如下: 秋浦多白猿,超腾若飞雪。 牵引条上儿,饮弄水中月。 【翻译】 秋涌河畔的树丛中多产白 【查看全文】
2 笺书直恁无凭据,休说相思。劝伊好向红窗醉,须莫及,落花时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笺书直恁无凭据,休说相思。劝伊好向红窗醉,须莫及,落花时出自清朝诗人纳兰性德的作品《落花时夕阳谁唤下楼梯》,其古诗全文如下: 夕阳谁唤下楼梯,一握香荑。回头忍笑阶前 【查看全文】
3 东越列传翻译赏析_东越列传阅读答案_史记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东越列传出自古典作品的作品《史记》,其内容全文如下: 闽越王无诸与越东海王摇,他们的祖先都是越王勾践的后代,姓驺。 秦朝吞并天下后,都被废除王号,成为君长,他们的地方 【查看全文】
4 手种黄柑二百株,春来新叶遍城隅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手种黄柑二百株,春来新叶遍城隅出自唐朝诗人柳宗元的古诗作品《柳州城西北隅种柑树》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手种黄柑二百株,春来新叶遍城隅。 方同楚客怜皇树,不学荆州 【查看全文】
5 定应焦烂无人救,泪落三篇古尚书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定应焦烂无人救,泪落三篇古尚书出自唐朝诗人马异的作品《贞元旱岁》,其古诗全文如下: 赤地炎都寸草无,百川水沸煮虫鱼。 定应焦烂无人救,泪落三篇古尚书。 【注释】 (1)贞 【查看全文】
6 玉佩丁东别后,怅佳期、参差难又。名缰利锁,天还知道,和天也瘦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玉佩丁东别后,怅佳期、参差难又。名缰利锁,天还知道,和天也瘦出自宋朝诗人黄庭坚的作品《水龙吟小楼连远横空》,其古诗全文如下: 小楼连远横空,下窥绣毂雕鞍骤。朱帘半卷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