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出自唐朝诗人徐锡麟的古诗词作品《出塞》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注释】
①环:与“还”同音,古人常用作还乡的隐语。
②胡奴:指清王朝封建统治者。玉关:即甘肃玉门关,汉时为出塞要道。
③沙场:本指平沙旷野,后多指战场。古人有诗云:“沙场烽火连胡月。”
④马革裹尸:英勇作战,战死于战场。《后汉书·马援传》:方今匈奴、乌桓,尚在北边,欲自请击之。男儿要当死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
【翻译】
出征的战士应当高唱军歌胜利日来。决心把满族统治者赶出山海关。战士只知道在战场上,要为国捐躯。何必考虑把尸体运回家乡。
【赏析】
“拼将热血洒疆场 ”,这是一首边塞诗,写于1906年。当时作者从日本回国,曾北上游历,在吉林、辽宁一带察看形势,一路走来,有许多感想,于是就留下了这首七言诗。
启首两句就写得颇具气势,“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出征的战士应高唱着战歌,挥举大刀,要一直把清朝统治者杀到关外。玉关,本指玉门关,这里代指山海关。清政府是在关外发迹的,因此要杀到关外,把他们彻底消灭。这里用一个“环”字,预示着反清斗争一定会取得胜利,战士们会踏着歌声,凯旋而回。后两句写得极其悲壮,抒发了作者的情感,“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作为一名战士,想到的只是为国捐躯,根本不去考虑身后事,为国捐躯,死得其所,又何必用“马革裹尸还”呢?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义无反顾的革命激情和牺牲精神,充满了英雄主义气概,把一腔报效祖国、战死疆场的热忱发挥得淋漓尽致。在写下了这首诗的一年以后,作者在安庆起义,失败被捕,清政府要他写口供,他挥笔直书:“尔等杀我好了,将我心剖了,两手两足断了,全身碎了,均可,不可冤杀学生。”尔后,慷慨就义,他用生命实现了自己的理想。这首诗感情豪放激扬,语气慷慨悲壮,英气逼人,最后一句“何须马革裹尸还”,写出了他壮怀激烈、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总之,这是近代边塞诗中难得的一首好诗。
相关阅读
1 露堤平,烟墅杳。乱碧萋萋,雨后江天晓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露堤平,烟墅杳。乱碧萋萋,雨后江天晓出自宋朝诗人梅尧臣的作品《苏幕遮草》,其古诗全文如下: 露堤平,烟墅杳。乱碧萋萋,雨后江天晓。独有庾郎年最少。窣地春袍,嫩色宜相 【查看全文】
2 金翡翠,为我南飞传我意:罨画桥边春水,几年花下醉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金翡翠,为我南飞传我意:罨画桥边春水,几年花下醉出自唐朝诗人韦庄的作品《归国遥金翡翠》,其古诗全文如下: 金翡翠,为我南飞传我意:罨画桥边春水,几年花下醉。 别后只知 【查看全文】
3 庾郎先自吟愁赋,凄凄更闻私语。露湿铜铺,苔侵石井,都是曾听伊处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庾郎先自吟愁赋,凄凄更闻私语。露湿铜铺,苔侵石井,都是曾听伊处出自宋朝诗人姜夔的作品《齐天乐蟋蟀》,其古诗全文如下: 庾郎先自吟愁赋,凄凄更闻私语。露湿铜铺,苔侵石 【查看全文】
4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自题金山画像》,其古诗全文如下: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注释】 (1)金山画像: 【查看全文】
5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古诗作品《酬张少府》的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群问 【查看全文】
6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古诗作品《送梓州李使君》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汉女输橦布,巴人讼芋田。 文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