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色遥连秦树晚,砧声近报汉宫秋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2 08:53

  “山色遥连秦树晚,砧声近报汉宫秋”出自唐朝诗人韩翃的古诗作品《同题仙游观》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仙台初见五城楼,风物凄凄宿雨收。
  山色遥连秦树晚,砧声近报汉宫秋。
  疏松影落空坛静,细草香闲小洞幽。
  何用别寻方外去,人间亦自有丹丘。
  【注释】
  ⑴同题仙游观:一本无“同”字。仙游观:在今河南嵩山逍遥谷内。初唐时道士潘师正居住在当地的逍遥谷,唐高宗李治对他十分敬重,下令在逍遥谷口修筑仙游门,在谷中修筑道观。
  ⑵仙台,高处的观景台。初:一作“下”。五城楼:道观的房舍。《史记·封禅书 》记方士曾言:“黄帝时为五层十二楼,以候神人于执期,命曰迎年”,这里借指仙游观。
  ⑶宿雨:隔宿的雨。
  ⑷砧声:在捣衣石上捣衣的声音。
  【翻译】
  在仙台上刚见到五城楼,夜雨初停景物冷落凄清。晓山翠色遥连秦地树木,汉宫砧声报讯寒秋来临。空坛澄清疏松影落水底,小洞清幽细草芳香沁人。何必去寻找世外的仙境,人世间就有美好的桃源。
  【赏析】
  这首诗的写法十分平实,不过是老老实实地纪写游程见闻和内心观感,以真切平和取胜,不以奇崛跌宕争强。
  首联写的是初入仙游谷门之所见,即从山上俯视道观,为观中建筑的壮丽而赞叹;同时也附带写出心中的欣悦,这不仅因所见景物壮丽,好似天上的仙宫,更因为天色晴朗,刚刚消歇的阵雨将景物冲洗得洁净鲜明。这联诗句,不但写出真切的观感,还为下文作出很好的铺垫。首句中的“初”字,《全唐诗》版作“下”字,则俯视的意思更为鲜明。
  颔联也是写仙游观的外景,但不是俯视,而是远望,点明此刻是秋天的傍晚,并自然引发怀古的幽情。“秦树”与“汉宫”都不是实景,而是借指,不过是描写平常的古树、平常的砧声而已。但以“秦”、“汉”二字作修饰限定,也不是毫无寓意,乃是为了渲染古朴气氛,增加历史色彩。有了这样的修饰限定,使得时间张力大大扩展,将读者引入漫远的时间长河,超脱了短暂的人生岁月,与寻访长生不老的仙家主旨暗中契合,特别适宜观赏道观的题材要求。将大树与砧声对举,是描写秋景的惯用意象,同样收入《唐诗三百首》的李颀所作七律《送魏万之京》就有一联云:“关城树色催寒尽,御苑砧声向晚多。”可与此联参看。


相关阅读
1 寒江夜宿,长啸江之曲。水底鱼龙惊动,风卷地,浪翻屋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寒江夜宿,长啸江之曲。水底鱼龙惊动,风卷地,浪翻屋出自宋朝诗人黄机的作品《霜天晓角仪真江上夜泊》,其古诗全文如下: 寒江夜宿,长啸江之曲。水底鱼龙惊动,风卷地,浪翻 【查看全文】

2 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出自唐朝诗人、文学家杜牧的古诗作品《题宣州开元寺水阁》第五六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 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 【查看全文】

3 鹿卢之剑,可负而拔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鹿卢之剑,可负而拔出自先秦诗人无名氏的作品《琴女歌罗縠单衣》,其古诗全文如下: 罗縠单衣,可掣而绝。 八尺屏风,可超而越。 鹿卢之剑,可负而拔。 【翻译】 丝绸单衣轻飘飘 【查看全文】

4 颜公变法出新意,细筋入骨如秋鹰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颜公变法出新意,细筋入骨如秋鹰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孙莘老求墨妙亭诗》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兰亭茧纸入昭陵,世间遗迹犹龙腾。 颜公变法出新意,细筋入骨如秋鹰。 徐家 【查看全文】

5 记取明年,蔷薇谢后,佳期应未误行云。凤城远、楚梅香嫩,先寄一枝春。青门外,只凭芳草,寻访郎君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记取明年,蔷薇谢后,佳期应未误行云。凤城远、楚梅香嫩,先寄一枝春。青门外,只凭芳草,寻访郎君出自宋朝诗人贺铸的作品《绿头鸭玉人家》,其古诗全文如下: 玉人家,画楼珠 【查看全文】

6 草绿长门掩,苔青永巷幽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草绿长门掩,苔青永巷幽出自唐朝诗人杜审言的古诗词作品《赋得妾薄命》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草绿长门掩,苔青永巷幽。 宠移新爱夺,泪落故情留。 啼鸟惊残梦,飞花搅独愁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