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2 09:02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古诗作品《新晴野望》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注释】
  1、郭门:外城之门
  【解说】
  雨后新晴的原野格外开阔空旷,极目远望不见半点雾气尘埃。外城的门楼紧靠着摆渡的码头,村庄边的绿树连接着溪流的入河口。
  【鉴赏】
  雨过天晴,诗人站在高处,极目远眺,只见原野显得格外空旷开阔,空气清新,明净得一点儿尘埃都没有。
  开篇两句,概写诗人“新晴野望”的感受:经过雨水的洗涤,空气显得格外清新明净,一尘不染;纵目四望,雨后的田野不仅开阔而且明亮,让人可以看到很远很远,仿佛可以把目光用尽似的。诗人仅仅用了十个字,就牢牢抓住了雨后新晴的景物特征。读者也一下子被引进到这一特定的情境中去,随着诗人一起远眺。
  远处,村口的城门矗立在河边渡头旁,村里的树木紧紧相连,一直延伸到小溪边。中国古代的城市大都设有人工开掘的护城河,高高的城墙就紧靠着护城河。但也有一些靠着江河的城市,因地制宜,以天然的江河为护城河,形成了“郭门临渡头”的情形。诗中这个临水的村落便是如此。
  一座临着溪水的山村,村子的门楼紧靠着渡口,村中绿树环抱,一直伸延到溪边。溪水的白,城门的灰,村树的绿,在阳光的普照下交相辉映。这是一片令人神往的景色。而在平时,是不可能看得如此清晰分明的。随着雨过天晴而变化的,还不止这些。


相关阅读
1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出自宋朝诗人陶渊明的古诗作品《饮酒其五》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 【查看全文】

2 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出自宋朝诗人欧阳修的作品《朝中措送刘仲原甫出守维扬》,其古诗全文如下: 平山阑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手种堂前 【查看全文】

3 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送贺宾客归越》,其古诗全文如下: 镜湖流水漾清波,狂客归舟逸兴多。 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 【注释】 ⑴ 【查看全文】

4 有怅寒潮,无情残照,正是萧萧南浦。更吹起,霜条孤影,还记得,旧时飞絮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有怅寒潮,无情残照,正是萧萧南浦。更吹起,霜条孤影,还记得,旧时飞絮出自明朝诗人柳如是的作品《金明池咏寒柳》,其古诗全文如下: 有怅寒潮,无情残照,正是萧萧南浦。更 【查看全文】

5 高堂搥钟饮,到晓闻烹炮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高堂搥钟饮,到晓闻烹炮出自唐朝诗人孟郊的古诗作品《寒地百姓吟》第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无火炙地眠,半夜皆立号。 冷箭何处来,棘针风骚骚。 霜吹破四壁,苦痛不可逃。 高 【查看全文】

6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作品《夜泊牛渚怀古》第五六句,其全文如下: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