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2 09:40

  “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出自唐朝诗人沈佺期的古诗作品《独不见》第五六句,其全文如下:
  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帽梁。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
  谁谓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
  【注释】
  1、白狼河:即今辽宁境内的大凌河
  2、丹凤城:指京城长安
  【解说】
  这首七律,是借用了乐府古题“独不见”。郭茂倩《乐府诗集》解题云:“独不见,伤思而不得见也。”本诗的主人公是一位长安**,她所“思而不得见”的是征戍辽阳十年不归的丈夫。诗人以委婉缠绵的笔调,描述女主人公在寒砧处处、落叶萧萧的秋夜,身居华屋之中,心驰万里之外,辗转反侧,久不能寐的孤独愁苦情状。
  【鉴赏】
  颈联出句的“白狼河北”正应上联的辽阳。主人公想:十年了,夫婿音讯断绝,他现在处境怎样?命运是吉是凶?几时才能归来?还有无归来之日?一切一切,都在茫茫未卜之中,叫人连怀念都没有一个准着落。因此,这位长安城南的思妇,在这秋夜空闺之中,心境就不单是孤独、寂寥,也不只是思念、盼望,而且在担心,在忧虑,在惴惴不安,愈思愈愁,愈想愈怕,以至于不敢想象了。上联的“忆”字,在这里有了更深一层的表现。
  寒砧声声,秋叶萧萧,叫卢家少妇无法入眠。更有那一轮恼人的明月,竟也来凑趣,透过窗纱把流黄帏帐照得明晃晃的炫人眼目,给人愁上添愁。前六句是诗人充满同情的描述,到这结尾两句则转为女主人公愁苦已极的独白,她不胜其愁而迁怒于明月了。诗句构思新巧,比之前人写望月怀远的意境大大开拓一步,从而增强了抒情色彩。
  这首诗,人物心情与环境气氛密切结合。“海燕双栖玳瑁梁”烘托“卢家少妇郁金堂”的孤独寂寞,寒砧木叶、城南秋夜,烘托“十年征戍忆辽阳”、“白狼河北音书断”的思念忧愁,尾联“含愁独不见”的情语借助“明月照流黄”的景物渲染,便显得余韵无穷。论手法,则有反面的映照(“海燕双栖”),有正面的衬托(“木叶”、“秋夜长”),多方面多角度地抒写了女主人公“思而不得见”的愁肠。诗虽取材于闺阁生活,语言也未脱尽齐梁以来的浮艳习气,却显得境界广远,气势飞动,读起来给人一种“顺流直下”(《诗薮·内编》卷五)之感。


相关阅读
1 百尺朱楼闲倚遍。薄雨浓云,抵死遮人面。消息未知归早晚。斜阳只送平波远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百尺朱楼闲倚遍。薄雨浓云,抵死遮人面。消息未知归早晚。斜阳只送平波远出自宋朝诗人晏殊的作品《蝶恋花帘幕风轻双语燕》,其古诗全文如下: 帘幕风轻双语燕。午醉醒来,柳絮 【查看全文】

2 念之动中怀,及辰为兹游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念之动中怀,及辰为兹游出自东晋诗人陶渊明的作品《游斜川开岁倏五日》,其古诗全文如下: 开岁倏五日,吾生行归休。 念之动中怀,及辰为兹游。 气和天惟澄,班坐依远流。 弱湍 【查看全文】

3 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出自魏晋南北朝诗人曹操的古诗作品《苦寒行北上太行山》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 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 树木何萧瑟,北风声 【查看全文】

4 忽遗苍生望,独与洪崖群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忽遗苍生望,独与洪崖群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题元丹丘颍阳山居》,其古诗全文如下: 仙游渡颍水,访隐同元君。 忽遗苍生望,独与洪崖群。 卜地初晦迹,兴言且成文。 却顾北 【查看全文】

5 地即帝王宅,山为龙虎盘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地即帝王宅,山为龙虎盘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金陵三首其一》,其古诗全文如下: 晋家南渡日,此地旧长安。 地即帝王宅,山为龙虎盘。 金陵空壮观,天堑净波澜。 醉客回桡去 【查看全文】

6 师卦翻译赏析_师卦阅读答案_易经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师卦出自古诗作品《易经六十四卦》,其释意如下: 【原文】 (坎下坤上)师(1):贞丈人(2),吉,无咎。 初六:师出以律(3),否臧(4),凶。 九二:在师中,吉,无咎。王三锡命(5)。 六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