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2 10:05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古诗作品《渭川田家》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注释】
  1、渭川:即渭水。源于甘肃鸟鼠山,经陕西,流入黄河
  2、田家:农家
  3、墟落:村庄
  4、穷巷:深巷
  【解说】
  斜阳照在村墟篱落,放牧的牛羊回到了深深的小巷。村中一位老叟,拄着拐杖倚靠在柴门前。等候放牧晚归的牧童。
  【鉴赏】
  诗中描绘了一幅恬然自乐的田家暮归图,虽都是平常事物,却表现出诗人高超的写景技巧。全诗以朴素的白描手法,写出了人与物皆有所归的景像,映衬出诗人的心情,抒发了诗人渴望有所归,羡慕平静悠闲的田园生活的心情,流露出诗人在官场的孤苦、郁闷。
  夕阳西下、夜幕将临之际,夕阳的余辉映照着村落(墟落),归牧的牛羊涌进村巷中。老人惦念着去放牧的孙儿,拄着拐杖在柴门外望孙儿的归来。在野鸡声声鸣叫中,小麦已经秀穗,吃足桑叶的蚕儿开始休眠。丰年在望,荷锄归来的农民彼此见面,娓娓动情地聊起家常。这美好的情景使诗人联想到官场明争暗斗的可厌,觉得隐居在这样的农村该是多么安静舒心;惆怅之余不禁吟起《诗经》中“式微,式微,胡不归?”(意即:天黑啦,天黑啦,为什么还不回家呀?)的诗句,表明诗人归隐田园的志趣。王维精通音乐、绘画、书法,艺术修养深厚;苏东坡评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此诗就可以说是一幅田园画。
  诗的核心是一个“归”字。诗人一开头,首先描写夕阳斜照村落的景象,渲染暮色苍茫的浓烈气氛,作为总背景,统摄全篇。接着,诗人一笔就落到“归”字上,描绘了牛羊徐徐归村的情景,使人很自然地联想起《诗经》里的几句诗:“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诗人痴情地目送牛羊归村,直至没入深巷。就在这时,诗人看到了更为动人的情景:柴门外,一位慈祥的老人拄着拐杖,正迎候着放牧归来的小孩。


相关阅读
1 此际雕鞍去久。空追念邮亭,短枝盈首。海角天涯,寒食清明,泪点絮花沾袖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此际雕鞍去久。空追念邮亭,短枝盈首。海角天涯,寒食清明,泪点絮花沾袖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花心动十里东风》,其古诗全文如下: 十里东风,袅垂杨、长似舞时腰瘦。翠 【查看全文】

2 井桐叶落池荷尽,一夜西窗雨不闻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井桐叶落池荷尽,一夜西窗雨不闻出自宋朝诗人、文学家欧阳修的古诗作品《宿云梦馆》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北雁来时岁欲昏,私书归梦杳难分。 井桐叶落池荷尽,一夜西窗雨 【查看全文】

3 林外鸣鸠春雨歇,屋头初日杏花繁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林外鸣鸠春雨歇,屋头初日杏花繁出自宋朝诗人欧阳修的古诗词作品《田家》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绿桑高下映平川,赛罢田神笑语喧。 林外鸣鸠春雨歇,屋头初日杏花繁。 【注释】 【查看全文】

4 海上涛头一线来,楼前指顾雪成堆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海上涛头一线来,楼前指顾雪成堆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望海楼晚景五言绝句》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海上涛头一线来,楼前指顾雪成堆。 从今潮上君须上,更看银山二十回。 【查看全文】

5 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出自宋朝诗人王安石的作品《明妃曲二首其一》,其古诗全文如下: 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 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 【查看全文】

6 老兔寒蟾泣天色,去楼半开壁斜白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老兔寒蟾泣天色,去楼半开壁斜白出自唐朝诗人李贺的古诗作品《梦天》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老兔寒蟾泣天色,去楼半开壁斜白。 玉轮轧露湿团光,鸾佩相逢桂香陌。 黄尘清水三山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