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出自宋朝诗人辛弃疾的古诗词作品《清平乐·村居》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正剥莲蓬。
【注释】
1、清平乐 村居:清平乐,词牌名。村居,这首词的题目,意为乡村生活。“乐”在此处读yuè
2、茅檐:茅屋 ,茅屋的屋檐
【解说】
一所低小的茅草房屋,紧靠着一条流水淙淙,清澈照人的小溪。溪边长满了碧绿的小草。一对满头白发的老夫妻,刚刚饮罢酒,带着醉意,亲热地在一起悠闲自得地聊天。
【鉴赏】
此词作于辛弃疾闲居带湖期间。从四十三岁起,他长期未得任用,以致在信州(今江西上饶)闲居达二十年之久。理想的破灭,使他在隐居中更加关注农村生活,写下了大量的闲适词和田园词。这首《清平乐·村居》就是其中之一。
辛弃疾词中有不少作品是描写农村生活的佳作,其中,有风景画,也有农村的风俗画。这首《清平乐·村居》,就是一幅栩栩如生、有声有色的农村风俗画。
刘熙载说 ,“词要清新”,“澹语要有味”(《艺概·词曲概》)。作者的此作正具有“澹语清新”、诗情画意的特点。它表现在描写手法、结构和构思三个方面。
在描写手法上,这首词,没有一句使用浓笔艳墨,只是用纯粹的白描手法,描绘了农村一个五口之家的环境和生活画面。作者能够把这家老小的不同面貌和情态,描写得维妙维肖http:///c/2508.html,活灵活现,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如若不是大手笔,是难能达到此等艺术意境的。
上阕头两句,写这个五口之家,有一所矮小的茅草房屋、紧靠着房屋有一条流水淙淙、清澈照人的小溪。溪边长满了碧绿的青草。在这里,作者只用了淡淡的两笔,就把由茅屋、小溪、青草组成的清新秀丽的环境勾画出来了。不难看出,这两句在全首词中,还兼有点明环境和地点的使命。
三四两句,描写了一对满头白发的翁媪,亲热地坐在一起 ,一边喝酒,一边聊天的优闲自得的画面,这几句尽管写得很平淡,但是,它却把一对白发翁媪,乘着酒意,彼此“媚好 ”,亲密无间,那种和协、温暖、惬意的老年夫妻的幸福生活,形象地再现出来了。
这就是无奇之中的奇妙之笔。当然,这里并不仅仅是限于这对翁媪的生活,它概括了农村普遍的老年夫妻生活乐趣,是有一定的典型意义。“吴音”,指吴地的地方话。作者写这首词时,是在江西上饶,此地,春秋时代属于吴国。“媪”,是对老年妇女的代称。
发岁始俛仰,星纪奄将中出自东晋诗人陶渊明的作品《五月旦作和戴主簿》,其古诗全文如下: 虚舟纵逸棹,回复遂无穷。 发岁始俛仰,星纪奄将中。 南窗罕悴物,北林荣且丰。 神萍 【查看全文】
2 桃李无言一再风,黄鹂惟见绿葱葱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桃李无言一再风,黄鹂惟见绿葱葱出自宋朝诗人黄庭坚的作品《寺斋睡起桃李无言一再风》,其古诗全文如下: 桃李无言一再风,黄鹂惟见绿葱葱。 人言九事八为律,傥有江船吾欲东。 【查看全文】
3 万里阴山万里沙。谁将绿鬓斗霜华。年来强半在天涯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万里阴山万里沙。谁将绿鬓斗霜华。年来强半在天涯出自清朝诗人纳兰性德的作品《浣溪沙万里阴山万里沙》,其古诗全文如下: 万里阴山万里沙。谁将绿鬓斗霜华。年来强半在天涯。 【查看全文】
4 阆苑先生须自责,蟠桃动是千秋。不知人世苦厌求。东皇不拘束,肯为使君留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阆苑先生须自责,蟠桃动是千秋。不知人世苦厌求。东皇不拘束,肯为使君留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临江仙惠州改前韵》,其古诗全文如下: 九十日春都过了,贪忙何处追游。三分 【查看全文】
5 多情须倩梁间燕,问吟袖、弓腰在否。怎知道,误了人,年少自恁虚度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多情须倩梁间燕,问吟袖、弓腰在否。怎知道,误了人,年少自恁虚度出自宋朝诗人姜夔的作品《月下笛与客携壶》,其古诗全文如下: 与客携壶,梅花过了,夜来风雨。幽禽自语。啄 【查看全文】
6 纠纠葛屦,可以履霜?掺掺女手,可以缝裳?要之襋之,好人服之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纠纠葛屦,可以履霜?掺掺女手,可以缝裳?要之襋之,好人服之出自于诗经作品《葛屦》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纠纠葛屦,可以履霜?掺掺女手,可以缝裳?要之襋之,好人服之。 好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