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2 10:30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出自唐朝诗人张谓的古诗词作品《早梅》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注释】
  ⑴迥:远
  ⑵傍:靠近
  ⑶发:开放
  ⑷经冬:经过冬天
  ⑸销:通“消”,融化。这里指冰雪融化
  【翻译】
  有一树梅花凌寒早开,枝条洁白如玉条,它远离人来车往的村路,临近溪水桥边。人们不知寒梅靠近溪水提早开放,以为那是经冬而未消融的白雪。
  【赏析】
  这首诗立意咏赞早梅的高洁,但作者并没有发一句议论和赞语,却将早梅的高洁品格和诗人的赞美之情清晰地刻划出来。
  “一树寒梅白玉条 ”描写早梅花开的娇美姿色。“一树”实为满树,形容花开之密集而缤纷;“寒梅” 指花开之早 ,还在冬末春初的寒冷季节,紧扣“早” 字 ;“白玉条”生动地写出梅花洁白娇美的姿韵,象一块块白玉似的晶莹醒目 。这是对梅花外貌的描写,有形有神,令人陶醉。
  “迥临村路傍谿桥 ”,从生长环境中表现早梅的 高洁品格。花草本无知,不会选择生长环境,但这里诗人在真实的景物中,融入人的思想意念,仿佛寒梅是有意远离村路,而到偏僻的傍溪近水的小桥边,独 自悄悄地开放。这就赋予早梅以不竞逐尘世、无哗众取宠之心的高尚品格 。这样就使诗的意境显得开阔,进一步突出了早梅的高洁。最后两句 ,抒发诗人初见桥边早梅的感受。“不知近水花先发 ” 是承上两句对早梅的铺写之后的转折,用惊叹的口吻表达了对近水梅花早开的惊喜之情。 “疑是经冬雪未销”写出“不知”的缘由,用一“疑” 字,更为传神,它将诗人那时的惊喜之情渲染得淋漓尽致,似乎诗人并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所看到的是梅花,而怀疑是不是未融化的冬雪重压枝头。这就与首 句的“白玉条”紧密呼应,喻比出梅花的洁白和凛然不屈的形象和品格,从而含蓄婉转地把诗意落到实处, 使诗的主题得到进一步深化,加强了人们对早梅的倾慕之情。
  一首绝句,仅二十八个字,就能将梅花写得如此 之美,除立意新颖之外,还在于诗人从现实生活的观察中 ,能捕捉住早梅的颜色(洁白)、地点(偏僻)、 季节(早春 )、气质(耐寒)、姿态(俏丽)等特征, 加以艺术的提炼和概括 ,并借助象“白玉条”“冬雪压枝”等生动、形象的比喻,鲜明、传神地塑造出早梅的品貌和气质,使人生发出美不胜叹的感觉。梅与雪常常在诗人笔下结成不解之缘,如许浑《早梅》诗 云:“素艳雪凝树”,这是形容梅花似雪,而张谓的诗句则是疑梅为雪,着意点是不同的。对寒梅花发,形色的似玉如雪 ,不少诗人也都产生过类似的疑真的错觉 。
  宋代王安石有诗云:“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也是先疑为雪 ,只因暗香袭来,才知是梅而非雪,和本篇意境可谓异曲同工。而张谓此诗,从似玉非雪、近水先发的梅花着笔,写出了早梅的形神,同时也写出了诗人探索寻觅的认识过程。并且透过表面, 写出了诗人与寒梅在精神上的契合。


相关阅读
1 伯夷列传翻译赏析_伯夷列传阅读答案_史记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伯夷列传出自古典作品的作品《史记》,其内容全文如下: 学者涉猎的书籍极其广博,还要从六艺中考察求实。 《诗》、《书》虽有残缺,但虞舜、夏禹有文可知。 唐尧将要退位,禅让 【查看全文】

2 我愁远谪夜郎去,何日金鸡放赦回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我愁远谪夜郎去,何日金鸡放赦回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流夜郎赠辛判官》,其古诗全文如下: 昔在长安醉花柳,五侯七贵同杯酒。 气岸遥凌豪士前,风流肯落他人后。 夫子红颜我 【查看全文】

3 香蒙腊烛时时暗,户映屏风故故斜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香蒙腊烛时时暗,户映屏风故故斜出自宋朝诗人徐铉的作品《梦游魂梦悠扬不奈何》,其古诗全文如下: 魂梦悠扬不奈何,夜来还在故人家。 香蒙腊烛时时暗,户映屏风故故斜。 檀的慢 【查看全文】

4 好花不与殢香人。浪粼粼。又恐春风归去绿成阴。玉钿何处寻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好花不与殢香人。浪粼粼。又恐春风归去绿成阴。玉钿何处寻出自宋朝诗人姜夔的作品《鬲溪梅令好花不与殢香人》,其古诗全文如下: 好花不与殢香人。浪粼粼。又恐春风归去绿成阴 【查看全文】

5 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出自唐朝诗人杜审言的古诗词作品《渡湘江》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 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查看全文】

6 银蒜押帘人寂寂,玉钗敲竹信茫茫。黄花开也近重阳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银蒜押帘人寂寂,玉钗敲竹信茫茫。黄花开也近重阳出自清朝诗人纳兰性德的作品《浣溪沙消息谁传到拒霜》,其古诗全文如下: 消息谁传到拒霜,两行斜雁碧天长。晚秋风景倍凄凉。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