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楼四面钧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出自宋朝诗人曾巩的古诗词作品《西楼子》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
朱楼四面钧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注释】
①西楼,即诗中的朱楼,它依山面海
②钩珠箔,把帘子挂起
【翻译】
海浪像云一样,去了又来,北风吹起时又传来几声雷鸣。红楼的四周都卷起帘子,我卧在楼上看着急急而来的雨。
【赏析】
开头两句写海上的风浪,首句写海浪,用“如云”的明喻;二句写风声,用“数声雷”之暗喻,维妙维肖地将海上的风浪描绘出来:潮头如云,去而复回,北风呼啸,震耳欲聋,惊涛拍岸,声如雷鸣。诗人抓住最富于孕育性的顷刻,描绘出一幅极其壮美的“惊涛拍岸”油画,极富震撼人心的作用。谢榛的“云出三边外,风生万马间”,似乎少了点儿气势,苏东坡的“天外黑风吹海立”,似乎缺了点儿动感,许浑的名句“山雨欲来风满楼”,似乎缺了点儿声势。也许可以这么说,将他们三人的的诗句加起来,就熔化成这两句。
第三句将帘子挂起这一动作颇出人意料,似乎觉得逆情悖理,在“山雨欲来风满楼”之时,只有垂帘,哪有挂帘呢?但这恰恰是真情的流露,诗人想“卧看千山急雨来”,已经到了痴情的地步,因而能够使人思而生奇趣。这和李益的“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张先的“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李白的“铲却君山好,平铺江水流”等一样,“愈无理而愈妙”(《词筌》)。
最后一句写诗人的雍容气度和一腔豪情,关键字眼在于“卧看”。杜牧有“卧看牵牛织女星”,陈与义有“卧看满天云不动”,这些“卧看”都写出了外表安详,而内心激动的神态,并把读者的目光引向更加广阔的世界,还为画面添上主人公的形象。不过,杜牧之“卧看”显得深沉哀婉,而陈与义的“卧看”显得潇洒俊逸。这一句虽没有高尔基“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那种外露的激动,但要深沉得多,含蓄得多。
此去欲何言,边穷徇微禄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作品《宿郑州》,其古诗全文如下: 朝与周人辞,暮投郑人宿。 他乡绝俦侣,孤客亲僮仆。 宛洛望不见,秋霖晦平陆。 田父草际归,村童 【查看全文】
2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出自唐朝诗人张若虚的古诗作品《春江花月夜》,其全文如下: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 【查看全文】
3 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出自唐朝诗人钱起的古诗作品《谷口书斋寄杨补阙》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泉壑带茅茨,云霞生薜帷。 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 闲鹭栖常早,秋花落更迟。 【查看全文】
4 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出自清朝诗人秋瑾的作品《满江红小住京华》,其古诗全文如下: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 【查看全文】
5 故人栖东山,自爱丘壑美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故人栖东山,自爱丘壑美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题元丹丘山居》,其古诗全文如下: 故人栖东山,自爱丘壑美。 青春卧空林,白日犹不起。 松风清襟袖,石潭洗心耳。 羡君无纷喧 【查看全文】
6 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作品《山居即事》,其古诗全文如下: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 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渡头烟火起,处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