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南歌子·天上星河转》全词翻译赏析

发布时间:2018-02-16

  南歌子

  李清照

  天上星河转,人间帘幕垂。凉生枕簟泪痕滋。起解罗衣,聊问夜何其?

  翠贴莲蓬小,金销藕叶稀。旧时天气旧时衣。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

  译文:

  天上星河转移,人间烟幕笼罩。秋凉从枕席间透出来,枕上褥边,点点斑斑是撒的泪痕。难耐这秋夜的清寂与清寒,起身更衣,问夜已几何。

  取出那件贴着翠色莲蓬、金色荷叶绣样的褥衣,睹物而思情,更加伤感。想起旧事,同样的天气,同样的衣衫,只是经历了沧桑的心情,不再和从前一样了。

  赏析:

  此首写闺思。

  星河,是天河的别称。星河转移,时间悄悄流逝。而人间,灯静帘垂。“重帏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李商隐《无题》),这是一个自我封闭的情绪世界。但词人并不明言“情”的内涵,只说“凉生枕簟”。李清照《醉花阴》也有“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的描写。这细微的,弥散性的凉意,透露了词人独守空闺的孤寂情怀。作为封建社会的妇女,她必须把这种情怀淡化、雅化,故曰“凉生”,“凉初透”,这是一个缓慢的,浸润的过程,不是激烈的、爆发式的,但它更绵长,深沉,无处不在。情不能堪时,起解罗衣,聊问“夜如何?”其(jī),语助辞。“夜何其”出自《诗经·小雅·庭燎》“夜如何其?夜未央(未半)”。轻轻一问,点明了卧后清宵的漫长。

  下片紧承罗衣从衣饰的角度写闺思。莲、藕,都是民歌常用的意象,它与怜、偶谐音,用来表现爱情生活,引起对男女情爱的联想。销金贴翠,指用金、翠装点衣上的花色,极言其美艳;莲小藕叶稀,又暗示别易会难,爱情生活的短暂。结末笼括上下片:天气一如畴昔,服饰仍是旧时,只有情怀大不似从前了

  相对不变的是气节、衣物;易变的是时事、人情,只有在“不变”的对照下,才更显出“变”的剧烈。词人没有明说变化的内容,但联系词人所处的南北宋之交的社会动乱,与此相关的,词人夫死家破的乱离生活,一切尽在不言中了!


相关阅读
1 李清照如梦令读后感

【读后感一】 初冬凉风吹来,夹杂着微微细雨,索性打开窗,任凭南来北往之清爽遍布身心。 看窗外黄昏似有风雨要来,又不禁想起李清照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 【查看全文】

2 声声慢寻寻觅觅李清照

【作品介绍】 《声声慢寻寻觅觅》的作者是李清照,被选入《全宋词》。这是李清照南渡以后的一首震动词坛的名作。通过秋景秋情的描绘,抒发国破家亡、天涯沦落的悲苦,具有时代 【查看全文】

3 李清照的孤独

感情生活的痛苦和对国家民族的忧心,已将李清照推入深深的苦海,她像一叶孤舟在风浪中无助地飘摇。但如果只是这两点,还不算最伤最痛,最孤最寒。本来生活中婚变情离者,时时 【查看全文】

4 李清照的词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字易安,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李清照工诗善文,更擅长词。李 【查看全文】

5 李清照的雅称别号及其由来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今山东济南章丘)人。宋代(两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宋朝 【查看全文】

6 简介李清照的一生

引导语:李清照是一代才女, 古语有云女子无才便是德,但李清照却擅长书、画,通晓金石,而尤精诗词,她在众多爱国作家中为女性争得了一席之地,不仅如此,李清照还开创了女作 【查看全文】